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教学目标的变革呼唤深度学习理论
 
更新日期:2021-11-09   来源:   浏览次数:11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纵观我国的教育界课程改革及发展演变史,我们会发现每一次的课程改革,都对其课程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查找相应的资料可知,其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纵观我国的教育界课程改革及发展演变史,我们会发现每一次的课程改革,都对其课程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查找相应的资料可知,其中最具代表性、纲领性的有1952年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16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也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变革的标志性文本,其课程目标的表述可以分别归纳为“双基目标”、“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目标”,每一次的变革都具有时代的意义,也表明了中国的教育在根据时代的要求逐步改革,以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在此,笔者分别再对不同时期的课程目标做一个简单的归纳。
自语文独立设科以来,围绕“语文课程应该教什么”,教育界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语文”学科名称的变化)整个20世纪学者们主要围绕语言、文学、文章、文化等知识维度,建构出以“双基”为中心的课程内容体系。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提出了中学的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首次明确提出了“双基”概念,它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可以从两方面对这一概念进行理解,一方面主张所谓的“题海战术”,多讲多练——“练中学”,相信“熟能生巧”,单纯地将知识的学习当作技能的训练,比如解题能力的训练,培养的是知识型的人才,知道“是什么”;另一方面,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主体,崇尚教师本位论,学生是单方面的“接受者”,服从教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其创造性和主动性被教师忽略,用数学结构表示,这种教学方式就是“单向的点线结构”,教师负责输出,学生进行接收。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思维定式,扼杀其创造力和主动性,学生迷信教师权威,不会提出质疑;学生的负担过重,丧失对该学科的兴趣等。
其次是“三维目标”。1997年颁布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一批“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自此,素质教育的目标扩充为“三维目标”,“三维”是教育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我们用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图表示出来,以“学生”作为坐标系的“原点”,会发现这一三维目标涵盖了X、Y和Z轴,组成了一个立体的几何图形,将此立方体进行目标细分,诸如包括由知道、领会到应用;由模仿、操作到迁移;由接受、反应评价到个性化等。相比于“双基目标”,“三维目标”并不是全盘否定了前者,而是由点线扩充到了三维,并且由以教师为主体发展到以学生为主体,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情感态度、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培养,注重德育的发展。
最后是“核心素养目标”。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颁布,这项历时三年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的阐述。相对于三维目标,素养目标具有更加内在性和终极性的意义,素养是素质加教养的产物,是天性和习性的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基本价值观念。仔细观察会发现,其核心词前面的修饰语是不一样的——“关键”、“必备”和“基本”。三者区别在于:第一,强调品格和价值观念,例如习主席说的“立德树人”;第二,重在“关键、必备和基本”,其核心是要加大整合性和整体性;第三,更强调人的终身学习和终生发展;第四,强调“活”的素养,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第五,强调综合性,强调综合能力的发展。“素养”来自一个人的整体生活经验,包括有“经”有“验”和有“经”无“验”(无意识经验)两种形态,没有特定的形态,标识的是一个人的人格与存在状态,而只有好的,善的人格状态才是构成素养的价值评判标准。
从更深的层次上看,“核心素养”的表述在一定程度上回到人本体性的存在状态,避免了工具或手段性的定位;“素养”无论从来源还是指向上看,都不是特定性的,有利于从整体的维度去看人,避免以特定的维度,比如单纯以经济的维度来看人。教育作为正向的培养人的活动,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人的完满的人格状态服务的,而“核心素养”标识的就是人的理想的人格与存在状态,承袭了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的工具。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教学目标的变革呼唤深度学习理论

下一篇: 教学目标的变革呼唤深度学习理论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