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特点把握
 
更新日期:2021-11-10   来源:   浏览次数:14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观念层面上的认同和理论研究与真实场域的操作之间存在差异性,虽然我国教育学者对教师研究的含义、原因、必要性等方面进行过理论研究,但教师对研究是

 
 观念层面上的认同和理论研究与真实场域的操作之间存在差异性,虽然我国教育学者对教师研究的含义、原因、必要性等方面进行过理论研究,但教师对研究是自身职业的隐含之义没有清晰认识,同时教师研究有一定的独特性,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研究。因此“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念在深入教师日常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出现重重阻碍与问题。问题解决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车轮,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来看,问题是事物向前发展的声音,问题解决要从问题主体的特殊性出发,抓住特点才能从更深层次去理解问题。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特点何在是解决教师研究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有力抓手。
(一)研究身份:专业实践者
我国课堂研究的主体主要分为两大类,从应然层面来看:一类是理论研究者,他们的学术背景有的以教育学科为主,有的以其他学科为主,辅之以教育学科,另一类是教育实践者,主要指各级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然而从实然层面来看,我国的课堂研究主要是专业研究者居于主导、指挥的主体地位。在CNKI中以“课堂研究”为主题搜索发现,我国课堂研究以高校的理论研究成果为主,中小学教师的课堂实践研究远远落后,教师在课堂研究中居于从属地位,主要以研究客体的从属身份检验专业研究者的理论成果,是课堂研究的“被动者、执行者”。背后的原因除了中小学教师不善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理论化的形式表达外,更多的是大部分一线教师对教师研究的身份定位认识不明确,将研究与自身的教学割裂开来。
根据特质模式理论,任何专业性的职业都应具备某些特质,一个专业性的职业应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并有不断的研究作支持,专业主体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基于此,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程度不断加深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理应从纯粹的实践工作者走向专业实践者。帮助教师完成从“被动执行者”走向“主动参与者”的角色转变的前提是明确自己的身份定位,即教师不同于以往只需要传递教学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实践工作者,更应成为扎根于课堂研究的专业实践者,与专业研究者合作或自主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以研究的眼光在“反思性行动”中理解研究课堂不是教学的附加任务而是其内含之义,构建专业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双重身份。逐步达到教研一体化。
(二)研究方式: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理论认证和实践探索发现,行动研究是教师成为课堂研究者最合适的研究方法。20世纪中期,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在科利尔(John Collier)等人的影响下系统提出行动研究的概念和操作程序,被誉为“行动研究之父”。勒温认为“行动研究是将科学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智慧与能力结合起来以解决某一事实的一种方法。”勒温对行动研究的系统表述有力推动了教师研究普及到更大的教师团体中。60年代在英国斯滕豪斯“教师成为研究者”口号的倡导下,埃利奥特和凯米斯更加系统的将行动研究和教师研究相结合,分别进一步提出“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和“教师成为解放性行动研究者”。
对行动研究进行溯源发现行动研究的理论背景是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es),强调研究中不同群体的合作互助。教师单独进行授课研究与教师和同事之间组成的“实践共同体”授课研究有所不同,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作用于教师研究课堂的效果。因此教师采用行动研究可以寻求理论研究人员等专业力量的支持来充实自身理论知识,提高研究质量和研究效率。如香港的“U-S”伙伴合作研究即是大学专业研究者和中小学实践工作者较为典型的一种合作方式。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特点把握

下一篇: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特点把握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