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讲,产业学院比传统的校企合作有明显的优势。从实践来看,产业学院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福州大学、紫金矿业、世纪鼎利等众多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中取得较大的成功。但现代产业学院与原来的产业学院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产业学院主要是针对职业院校,而现代产业学院则涵盖了应用型高校,甚至是一些双一流高校。对于类似西南民族大学这种水平较高的高校而言,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必须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确保现代产业学院取得1+1>2的效果,切实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为产业发展造就更多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其他高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
1.打破民族高校办学传统路径依赖
现代产业学院顺利发展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国家大力支持现代产业学院发展,这是最有利的“天时”之一;西南民族大学地处西部中心城市成都和川渝经济圈核心位置,可深度辐射服务我国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这是“地利”;目前最大的短板因素主要集中在“人和”环节。
民族高校设立的初衷是党和国家为了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除了具备一般高校的共性特征外,还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和任务。由于民族高校的特殊性,中央一直对民族高校照顾有加,这造成了长期以来民族高校的发展过度依赖上级财政,习惯了“关起门来”办学校,学校管理、运行的市场化程度严重滞后。这导致民族高校的师生特别是行政人员在面临市场化改革时存在“畏难”甚至“抵触”情绪,因为这会打破他们传统的舒适圈。随着我国中央财政预算的收紧、高校间竞争的加剧、我国各领域市场化改革的深化等系列外部环境的变化,加上社会发展对民族高校办学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一切都迫使民族高校必须打破办学的传统路径依赖,通过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如果仍然被动等待财政拨款,民族高校的发展很可能会日渐式微。民族高校师生尤其是行政人员必须解放思想,主动迎接和适应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改革,积极支持和参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同时,现代产业学院对于民族高校来说完全是一个新鲜事物,建什么?跟谁建?怎样建?都需要全新探索。既然是改革探索,就有失败的可能,就应该允许失败,学校需要给予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和运营更多授权和支持。
2.明确现代产业学院的功能定位
我国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已有近20年的时间,但很多产业学院流于形式,从合作初始就缺乏长远性的规划,很多是以招生为目的的短期性协议,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在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中,将“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成果转化”列为“双一流”五大建设任务之一。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推进产教融合,这是民族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应该在对本校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能力水平进行科学研判基础上,结合各参与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对现代产业学院的利益诉求,特别是合作企业对研发生产人才的需求和技术服务需求,进行科学精准的功能定位。首先,要明确现代产业学院的服务定位。明确学校能在哪些技术领域做出哪些方面、何种水平的技术贡献,以及学校需要哪些企业在哪些方面提供协助。其次,要明确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定位。结合学校定位、专业优势、生源特点和市场需求,确定现代产业学院是培养高端技术研发人才还是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明确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实现精准的人才培养定位。对于西南民族大学现代产业学院,高端技术研发人才应该是主要培养定位。最后,要明确现代产业学院的权利定位。现代产业学院涉及校政企多方,协调难度远超校内传统二级学院,相比单一的学院治理,协调成本和运行成本更高。因此,实现现代产业学院有效运转,必须赋予现代产业学院改革所需的人权、事权、财权。
3.实现校企合作模式的多样化
现代产业学院可以利用高校和企业两大稳定资源,这是其最大的优势。优化和盘活现代产业学院的各种人、财、物资源至关重要,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构建科学的投资和利益分配机制。可充分借鉴国内外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和公司管理的先进经验,制定先进的、符合现代产业学院实际情况的财务制度,对资金的筹集、使用、工资奖金的分配做出明确规定;建立校企师资共建共享机制,通过高效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双向流动,培育双师双能型师资,实现优势互补;通过现代产业学院将市场机制和市场意识引入高校,盘活高校闲置资源,显化高校品牌价值,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拓展新业务提供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