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文化传播的叙事视角转换——从自我陈述到他者叙事
 
更新日期:2021-11-16   来源:   浏览次数:17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中华文化的传播、中国故事的叙述有两种维度:自我陈述和他者叙事。自我陈述的传播者是中国的政府,中国志愿者,中方的文化传播机构及广大的海外华侨华

 
 中华文化的传播、中国故事的叙述有两种维度:自我陈述和他者叙事。自我陈述的传播者是中国的政府,中国志愿者,中方的文化传播机构及广大的海外华侨华人群体。但是自我陈述存在着一些问题,从现状看,比如,孔子学院作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大项目,其运营模式主要通过与当地机构合作,外派中方教师向世界陈述中华文化。虽然从2004年至今,全球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规模和数量上增长迅速,但如今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在印度尼西亚,孔子常常被视为“儒教文化的符号”,相应地,孔子学院的开办也就很容易被视为一种“文化侵略”。美方舆论媒体怀疑孔院,把孔院曲解为中国政府的机构代理人,认为孔院从事文化渗透工作,认为孔院视不讲“真实”的中国,只讲“正确版”的中国,认为孔院助长中国在海外的软实力,各种有失公允的舆论应声而起,并指控孔院为中国政府的宣传工具以及中国对美国施加影响的工具。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瑞典已于日前关闭了最后一所孔子学院,成为第一个彻底关闭孔子学院的欧洲国家。尽管陈述者尽量从客观层面进行事实的描述,“自我陈述”在国际传播中仍存在讲述者“过度自信”甚至至“夸大”的嫌疑,镜头影像所拍摄的,尽是“美好的事物”。因而,“自我陈述”在国际上常被偏见较深者所误读,误读为对讲述对象的过度理想化及夸大化叙事。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要求,自我陈述旨在讲述一个崛起的富强、和谐文明的国家,然而对他国而言,却可能造成对比之下的压力。对异邦文化的民众而言,自我讲述方式总带有某种“侵入性”,较易遭遇心理上的抵制和拒绝。
他者叙事借“他者”的描述,完成“自我”的传播。“他者叙事”相对于“自我陈述”来讲,叙事视点由“我说”转变为“他说”。中华文化的讲述者和传播者成了和中国无关的第三方,由此让受众觉得更具客观和真实。郭镇之也指出,“民间力量”是在国际传播领域逐渐受到青睐的概念,“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也是近年来伴随中华文化走向海外而出现的热门话题。《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将“全面提升来华留学质量。推进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建设,拓展人文交流领域,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作为规划目标,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认知和中华文化的耳濡目染,使他们成为文化桥梁和文化传播的绝佳人选,成为中华文化海外叙事中,可以争取的亲华、知华、友华的他者。他们讲述的中国更能让当地人接纳和信服,更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开展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更有助于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对话,讲好中国故事。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文化传播的叙事视角转换——从自我陈述到他者叙事

下一篇: 文化传播的叙事视角转换——从自我陈述到他者叙事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