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浅谈专业学位育人“大思政”全方位育人体系构建
 
更新日期:2021-11-17   来源:   浏览次数:18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突出思政育人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强化人才培养第一要义,加大内容供给、主体供给、资源供给和制度供给,构建360度大熔炉式育人时空体系。从制度

 
 1.突出思政育人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
强化人才培养第一要义,加大内容供给、主体供给、资源供给和制度供给,构建360 度大熔炉式育人时空体系。从制度保障上,推动建立中心统一领导、党务和行政齐抓共管、各类师资各负其责、社会力量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从工作路径策略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格局,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部过程,贯穿教学、实践全领域,课内外、校内外、网上下全部环节,教学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强化示范引领,着力推进精品示范项目建设,形成多层次有特色的典型示范机制,推出“课程思政”改革先进典型,形成“课程思政”品牌群效应。
2.改革思政课程模式,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
将新思想融入课程。研究制定“课程思政”的教学标准,推动“课程思政”规范开展。研制教学大纲、编制示范教案、建设案例库,将新思想的科学内涵转化为教学内容,引导教师学深悟透新思想,把基本原理化为鲜活案例、生动道理,增强理论教育的生动性、亲和力;在原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修课的基础上,先行先试开设必修的“综合德育”课程,创新开展思政课的探索实践,建设成学生追捧的“金课”。其次,将新思想融入专业课程。仅有思政必修课还比较单一,还要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逐步实现研究生思政课程”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要将“德育基因”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当中,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基因式”地融入课程专业教学,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让“课程思政”有机浸润,使得两者有机协同,构建育人同心圆,并在此过程中打造一批示范课程。
3.抓好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坚持对思政课专职教师开展分层培养培训,引导广大教师提升理论素养和人格修养。同时引导各类优秀人才向思政课讲台集聚,知名教授、专家学者、行业专家登台授课,党政领导、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各类模范人物现身说法,成为校园里的新常态;加强研究生导师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开放融合,推动形成校内校外、网上网下、学校企业社会单位等各方面育人共同体的最大合力,建立专家学者、创业人士、优秀校友、企业骨干等共同参与的指导教师团队,邀请企事业单位党员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担任校外辅导员,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战性;优化教师评价标准,落实高校教师行为准则,强化对教师参与思政工作的要求。研究制定导向明确、激励有力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制度;强化评价考核,推动建立优化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落实研究生导师育人职责,将育人情况纳入对导师的考核体系;促进广大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指导学生活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等各类工作中教育引导和关心帮助学生。
4. 强化组织保障深入推进“开门办思政”。
强化统筹设计,坚持协同联动。整合各类育人要素,实现育人内容供给、主体供给、资源供给改革,突出“开门办思政”工作特色。形成内圈-中圈和外圈三圈三全育人的体系化机制。“内圈”聚焦第一课堂育人主渠道,推动课程发挥育人功能、教师都担负育人职责,实现全员育人;“中圈”聚焦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网络育人第三课堂与第一课堂联动,调动校内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所有环节参与育人,实现全过程育人;“外圈”聚焦整合社会资源服务高校育人,形成全社会支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实现全方位育人。构筑大思政“雁阵”工作格局,变高校“单兵作战”为“协同发力”。组织师生走进如前沿阵地,亲身体验感悟新思想的实践伟力;推动与与机关、企事业单位、职业教育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等开展合作,强化实践励行,推动师生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市情民情,升华认知、知行合一;推动“区域化党建”向深层发展,开展爱国主义、生态文明、创新创业、劳动实践、公益教育等各类教育,形成校外育人基地实践版图和分层分类的社会实践工作体系;落实服务育人,打造以人为本的学习生活环境,在服务工作中潜移默化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推进组织育人,实施教师党支部建设和群团组织育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师生安全教育,畅通心理危机转介通道;在奖、助、贷、勤等工作中开展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契约精神。班级育人,强调班团文化和联合会通过活动实现育人空间的延伸。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浅谈专业学位育人“大思政”全方位育人体系构建

下一篇: 浅谈专业学位育人“大思政”全方位育人体系构建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