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her(1930)首先奠定了利率下限的逻辑基础,他认为如果可以无成本地持有商品,那么以该商品计价的利率就不可能降至负数,即利率天然有着零下限。Keynes提出了流动性陷阱,即当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甚至接近零时,利率预期上升,降低利率只会增加人们货币的持有量而并不能拉动投资和消费,货币政策完全失效。换而言之,当利率降低到接近零时,金融当局不应该使用无效的货币政策,因此利率也不会降至零以下。(Hicks,1937;Keynes,1937; Tobin,1956;Meltzer,1963)。Summers(1991,1996)和Fischer(1996)也支持这一观点,他们提出政府应将目标通胀率定在3%以上,以避免名义利率击破零下限。因此,古典经济学派和凯恩斯学派都认为存在利率的零下限,事实上其隐含的假设为经济人持有货币的成本为零。作为货币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Friedman (1969)提出了弗里德曼准则,即一个经济的稳态中名义利率为 0 时的货币增量即为最优。因此,货币学派认为名义利率理论上是可以为零的。尽管主流观点认为央行在零利率条件下仍可以通过货币政策使国家经济走出流动性陷阱,从理论上支持了名义利率可以触碰到零,但是没有突破零下限。
学术界普遍认为,Gesell(1916)是最早提出负利率政策的人。在极端时期,面对人们持有现金的行为,他提出对货币征收“持有税”,人们会因而减少窖藏货币行为,最终提升货币的流动速度和有效需求,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商业银行存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进行征税来间接实现负利率。但当时Gesell的观点并未获得主流学派足够的关注。
随着对人们手持现金成本的研究不断得深入,学者们开始质疑名义利率的“零下限约束”。这些学者认为,手持现金并非成本为零,实际上是存在如窖藏、运输和保管成本和被偷窃、盗抢的风险等。Buiter(2009b)认为零下限之所以存在并非是因为理论上的原因,而是因为不像银行账户是记名的,货币是不记名的金融工具,因此征收货币税实践上很难。Ilgmann 和 Menner(2011)考虑到纸币的电子化发展趋势,认为大部分名义利率会突破零下限的约束。Rognlie(2015)提出当名义利率接近并突破“零下限”时,由于手持现金成本的存在,持有其他资产的收益仍有可能大于手持现金,低利率或负利率下现金需求不会无穷大,利率政策仍然可以实现政策目标。是否存在“利率零下限约束”关键在于利率处于非常低甚至负数时,居民的手持现金需求是否会无限大,是否会出现“流动性陷阱”。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利率就不存在零下限(Krugman,1998;Ireland,2009;Zaid 和 Garín,2016)。Wolman(1998)提出如果价格是粘性的,通货膨胀是灵活的,那么完全可信的政策规则会使通胀率和通胀率预期围绕在零的平均水平,因此零下限就和货币政策无关,换而言之,利率也就具有突破零下限的可能。Eggertsson and Woodford(2003)在货币传导机制的跨期均衡模型分析基础上,发现零下限明显不利于货币政策的稳健性。Buiter(2009b)也认为,零下限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纸币是手持的金融工具,对记名账户实施负利率,只要其成本低于持币所带来的存储、运输等成本,人们还是会选择放弃持币。也即,持币成本决定了利率的零下限。新凯恩斯学派Ben Bernanke(2002)曾提到:短期名义利率下降为零后,央行还可以采取非常规的政策手段来提振经济。Buiter和Panigirtzoglou(2003)通过新旧凯恩斯模型分析得出,也得出名义利率是可以突破零下限的,而且实施名义负利率可以使经济避免陷入流动性陷阱中。Bassetto(2004)基于货币先行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中央银行按照泰勒规则实施政策时是可以使用名义负利率的。Gregory Mankiw(2009)提出通过对基础货币征税或部分征收的方式来突破名义利率的零下限,只要借贷收益能超过手持现金隐含的负收益,即使名义利率为负,现金持有者仍然愿意出借货币。Hirose et al.(2013)通过使用标准的价格粘性DSGE模型进行蒙特卡罗实验,结果发现,没有利率零下限的模型参数和脉冲响应结果与实际非常接近,而越接近零下限且零下限持续时间越长,参数偏离得越显著,脉冲响应结果和实际结果出现明显的差异。因此零下限对经济起了阻碍性的作用。Goodfriend(2016)指出,当自然利率持续下降,且预期出现通货紧缩情况时,利率的零下限将导致实际利率无法趋近于自然利率,这将会使总需求无法达到潜在产出水平,不能实现充分就业,经济将处于长期停滞状态。因此应突破名义利率零下限这一障碍,让利率可以随自然利率灵活调整,经济达到均衡状态。熊启跃等(2017)认为由于资产和现金不是完全替代的,储蓄存款对利率下调不敏感,存在粘性,因此负利率政策是可以影响投资产出的。王长元,张红玉(2019)撰文提出,不仅持有现金是存在成本的,而且利率零下限的假设前提是借贷双方都是以成本为唯一约束条件的理性经济人,事实上央行层次成本并不是重要的约束条件,因此,负利率政策的内在逻辑是突破了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