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记忆是法国学者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的概念,指群体共享、传承、建构的事或物。集体记忆的塑造能够在群体中形成共同记忆,增加群体的认同。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电影长期担负着民族文化的记录和代际延伸的重任,其通过对集体记忆的记录和复现,使马来西亚华人年轻族群得到共鸣,使新一代华人青年强化了对族群的认可和身份认同。电影中承载的集体记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反映,通过被观看而唤起观看者的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观看者通过影像叙事寻找自我的定位,辨别身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路径。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在影视叙事中被强化。
马华作为大马的外来者,始终都有保护自己的潜意识,他们从殖民时定居起就担心这个国家将他们排斥在外。为了在大马生存下去,华人经历了隐忍、畏惧、勇敢的众多阶段。《初恋红豆冰》主角们所呈现出来的性格特征都是马华典型的性格特质。
Botak其实就是以前的阿牛,文静又带点忧伤,他暗恋打架鱼多年,哪怕一辈子默默守护在她身后都毫无怨言。曾经有好几次机会告白的他却因自己的懦弱选择噤声,手里的情书从始至终没送出手,临别时只强忍着伤痛送出了最后一袋红豆冰,眼睁睁看着打架鱼随着大巴走远。他无法理解父亲和哥哥Radio对咖啡的执着,也不明白跛脚哥哥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他对任何事都逆来顺受,不反抗也不提出自己的想法。只在打架鱼被马麟帆一群人欺负时才激起了他骨子里的男儿本性,奋不顾身去救——虽然Botak没有表达爱的勇气,但打架鱼是他重要的人,这唯一一次的为爱勇敢是骨子里深藏的血性。
打架鱼的形象与Botak截然不同,打架鱼没有爸爸,就好像马华在这个国家没有根。从小父爱缺席的打架鱼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在电影里就是一个刺猬。名如其人,只要打架鱼(斗鱼)受得了硫酸的侵蚀,就没有什么能伤害它了。大大咧咧的假小子,为了更加保护自己不受任何的伤害,哪怕是爱了也不说出口。残酷的环境就如打架鱼的生活一样,到处都是三姑六婆的冷嘲热讽,唯有比他们更强才可以与他们抵抗。男生打扮的打架鱼,说话大声,跟母亲吵架完全不顾形象地嘶吼、拉扯对方头发,吵完了就找朋友喝酒大喊;唯有与Botak相处时才会平静下来,吃着甜糯的红豆冰,聊一些生活琐事和未来;她不知不觉就爱上了为她默默付出的Botak——这是打架鱼为数不多的少女情怀。爱情的突然来临让打架鱼无所适从,她渴望爱情的眷顾,在房间闪电般吻了Botak;一直对父母敢爱敢恨的她害怕自己没做好准备,在男孩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匆匆逃离,打架鱼这次慌了神。当她坐在前往新加坡的大巴上,吸着Botak送来最后的红豆冰泪流满面;那一刻打架鱼才发现自己爱上了男孩,但她也没有挑明,青春在这一刻戛然而止。
另一位带有典型马华特征的是白马王子,从小到大一直畏手畏脚。他天生具备一副好嗓子,弹得一手好吉他,Radio甚至帮他录了歌寄到唱片公司。可面对被唱片公司录取的结果,白马王子迟迟不给对方回复,逃避着未知的一切。对自己喜欢的女生Barley冰也没有努力争取,只是拒绝了向他告白的肥妹。对任何事都无所谓的白马王子,内心深处舍不得从小一起长大的手足,舍不得他的家;害怕一个人面对陌生的环境,害怕自己会被城市淘汰。不过最后得知连跛脚的Radio都选择去吉隆坡开咖啡厅,他带着对小镇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恐惧答应了唱片公司的邀约。
三种不同的处事态度其实都是大马华人保护自己的方式,体现了他们迥异的性格。第一种是打架鱼,随时准备捍卫文化地位,随时接受马来西亚官方政策的挑战;第二种是Botak,只有当华人文化地位被威胁时,才知道要壮大自己的战斗能力与对方抗衡;第三种像白马王子,被威胁时依然没有强化自己,只知退让,明哲保身。
回溯大马华人的历史,第一代扎根在大马的他们很孤独,为了生存跟着同乡来荒岛打拼,和这里的土地建立感情。无法想像他们被原本的生活抛弃,遭遇命运的背叛;踏上东南行船的那一刻,就被囚禁在紧闭的孤单里。他们也许怀疑过自己去国怀乡的选择,身为最贫贱的“猪仔”,没有人身自由,在看不到尽头的契约劳动里为自己挣命,期待有天能把在故乡的妻儿接来一起享福,活下去是他们唯一的念想。祖国没有把什么好机运留给他们,只有骨子里的“韧”和经久不息的热血。我佩服那代人从对故土的怀念到对大马的苦恋,他们说不上多了解自己处境的艰辛,只知道后辈一旦放弃求学,对自己和家族都是一种残忍。
青年们不懂爱情的滋味,以为用爱就可以为彼此提供坚持的动力。小镇不大,Radio父亲开的南洋咖啡店成为各路人汇总消息、打发时间的首选。小镇是他们成长起来的根,年轻是他们外出闯荡的资本,但对陌生环境的害怕又成为离开时犹豫的原因。天生跛脚的Radio终于鼓起勇气去吉隆坡开了自己的咖啡店;白马王子犹疑再三后启程前往唱片公司应约;肥妹瞒着哥哥Botak帮他投了画着打架鱼的作品;打架鱼也放下了对父母的怨恨,和母亲启程去新加坡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