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巢老人的概念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2012年10月29日,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介绍,空巢老人比例很大,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
(二)衡量空巢老人幸福感
随着我国老年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均期望寿命延长和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空巢”现象日益突出,空巢老人家庭逐年增长,已成为我国老龄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空巢老人有大约73.7%分布在农村,已达10801万人,并且农村空巢老人的幸福感普遍要低。
如何体现空巢老人的幸福感有几个具体的指标可以判断: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理论,包括人类需求的五级模型,通常被描绘成金字塔内的等级。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这种五阶段模式可分为不足需求和增长需求。前四个级别通常称为缺陷需求(D 需求),而最高级别称为增长需求(B 需求)。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低需求才能实现高需求。
1.健康状况:对于老年人来说最大的愿望当然是没有什么身体上的疾病来拖累下辈,一旦发生重大疾病都需要很长时间的康复时间,并且当自己无法行动时,还需要子女来照顾自己,无疑增加了子女的负担,特别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老年人群体由于抵抗力较弱,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更容易被感染病毒,所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应该排在老年人幸福感的首位。(10分)
2.物质需求:首先是经济能力,大多数农村的空巢老人是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的,基本上都是靠子女给的生活费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大多数空巢老人也会通过卖菜以及捡垃圾来获取少量的生活资金。再者就是一日三餐,由于有限的经济来源以及老年人特有的节约,大多数老年人的一日三餐都非常的简便,只是简单的对付一下温饱。紧接着是生活家具方面,由于经济原因以及知识水平的限制,很多老年人都较少的运用洗衣机,智能电视等电子数码产品,他们大多都还只是用着最一般最朴实的家具。接着是出行方面,很多老年人年龄较大,在出行时较为不方便,特别是在乘坐人数较多的公交时,体现的十分明显。(8分)
3.精神文化:空巢老人大多数都具有孤独的特点,他们的精神文化世界是十分匮乏的,只有极少数的空巢老人会有较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空巢老人是否有机会接触或者是融入到一些集体的活动中是体现空巢老人幸福感与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8分)
4.家庭关系:第四个体现空巢老人幸福感与生活质量的就是家庭关系了,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如何,是不是经常回家看望父母,回来时有没有与父母有较多的语言交流等等都是反映空巢老人幸福感的重要表现。(9分)
5.社会关系:第五个体现空巢老人幸福感与生活质量的就是社会关系了,有很多空巢老人由于信息的落后,甚至是与这个社会处在一种几乎脱节的状态,并且由于他们孤独的特点,很少与外界接触,从而对他们的社会关系造成较严重的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的幸福感与生活质量。(8分)
6.社会福利:第六个体现空巢老人幸福感与生活质量的就是社会福利,一个社会的福利政策水平越高,老年人的幸福水平也会相应的提高。社会福利包括生活上的,出行上的,娱乐上的等等。(7分)
(三)如何评价空巢老人的幸福感与生活质量
1.健康状况:老年人一般常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方面的疾病,我们一般认为患有较少的重大疾病甚至是未患有重大疾病的老年人为幸福感与生活质量高的一类,患有重大疾病以及患有较多的重大疾病的老年人为幸福感与生活质量较低的一类。
2.物质需求:在物质需求上,我们一般认为领低保以及一些其它救济类型的为幸福感与生活质量较低的一类,而拥有退休金等相关资金来源的为幸福感与生活质量较高的一类。经济基础是其它一切物质基础的根基,所以我们从空巢老人的经济基础大概的判断他们在物质需求方面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还是大致可靠的。
3.精神文化:在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我们一般从空巢老人是否参加过一些集体互动,例如广场舞,打牌,下棋,聊天等等为基本标准进行判断,以及从询问他们参加活动的质量方面综合判断他们在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幸福感与生活质量,我们一般认为参加过较多的集体活动的空巢老人为幸福感和生活质量较高的一类,反之,则为较低的一类。
4.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也是评判空巢老人幸福感与生活质量比较重要的一环,我们通过询问空巢老人,得到他们子女回家的频率以及回家后聊天的频率,以及发生重大矛盾的次数来大致判断空巢老人家庭关系是否和谐。我们一般认为子女回家次数较多且没有发生重大矛盾的为幸福感与生活质量较高的一类,反之就为较低的一类。
5.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也是反映空巢老人幸福感与生活质量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空巢老人很多都不具备社交能力,他们都相对孤独,如果是独居的空巢老人普遍较差,如果是长期在养老院活动的空巢老人他们也仅仅是对同在养老院的老人较熟悉一点,并且一些老人并不愿意同其它老人交流或者是参加一些活动。在社会关系方面,我们一般认为拥有较多要好的老年伙伴的为幸福感与生活质量较好的一类,反之,则为较差的一类。
6.社会福利:关于社会福利,每个地区的标准与执行情况都有所区别,比如在武汉65岁以上的老人乘车不用花钱,在别的地方可能年龄要求并不一样等等。所以在社会福利上我们一般认为,享受较为良好福利政策的空巢老人为幸福感和生活质量较高的一类,反之则为较低的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