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现实境遇
 
更新日期:2021-11-29   来源:   浏览次数:17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益受到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话语权也不断得到提升和巩固。但信息网络不同于传统课堂,网络舆情的特性使高校思想

 
 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益受到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话语权也不断得到提升和巩固。但信息网络不同于传统课堂,网络舆情的特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传播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动摇和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引导力、说服力、吸引力和调控力。
(一)网络舆情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存在的问题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的引导力被分化
话语的引导力,是指在话语主体的启发诱导下,促使话语受众在积极健康的网络舆论和思想意识环境下成长发展的一种力量。网络空间的扁平化、去中心化和非线性,一方面弥补了传统媒介在时效、反馈、单向等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又使传统的话语传播方式遭到颠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进行正面的思想宣传和舆论引导时,始终居于主体和主导地位,掌握着信息内容的把关和传播。但在网络舆情背景下的网民群体身份时刻处于流动和变化之中,他们不再是信息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内容的主动传播者和话语生产者。这种主客体关系的不稳定、多变的状态使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中话语传播自上而下的主导方式受到挑战。在网络舆情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的权威性下降,话语受众的主体意识增强。一些未跟上时代发展潮流的教育者丧失了信息优势,在多元话语环境影响下的大学生的思维习惯也逐渐发生改变,对教育者的观点和思想持有怀疑和保留态度,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的引导力不断受到削弱。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说服力被消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价值理念、政策法规等理论成果的解读和阐释,因而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表达往往带有一定的正式性、规范性和严谨性。高校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引导时,通常只注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是否正确,是否坚持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没有注重用富有魅力的语言来提炼主题、设置议题、交流思想、表达观点,造成话语内容的定位高度与受众群体的相关性不紧密。这种严肃化理论与生活化现实的脱节,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常常是空洞抽象、晦涩难懂、枯燥乏味的,严重影响了话语受众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接受和认可。此外,很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网络舆情产生、传播时,无法对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和事件进行聚焦和理论分析,缺乏对网络舆情有针对性的讨论、有引导性的评论和有说服力的解答,不能将话语内容与网民实际行动统一起来,容易陷入“自说自话、孤芳自赏“的尴尬境地,这一方面导致话语受众关注度不足、话语传播的范围受限,另一方面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说服力的消解。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的吸引力被淡化
在网络话语场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正面临着与网络话语语境衔接不畅的问题。就目前来说,绝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在各种网络平台媒介开通了账号,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宣传和价值引领工作,但就工作的效果而言,客观上存在内容不新鲜、形式不生动的情况,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吸引力。不少高校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忽视深入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盲目构建理想化教育空间,造成话语内容疏离受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传播多为理论性、知识性内容,很少涉及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动态,有意回避大学生现实生活难题和学习就业难点,忽略了大学生群体的利益诉求和思想感情,存在“理论深度有余,人性温度不足”的情形。一面是话语内容陈旧、话语表达生硬,远离大学生思想脉动和成长需求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一面是生动鲜活,富有创造力,贴合大学生阅读习惯和情感偏好的网络话语,网络思政工作者话语内容在学生群体中吸引力不够也就不以为奇了。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现实境遇

下一篇: 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现实境遇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