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关于“东方主义”
 
更新日期:2021-11-29   来源:   浏览次数:27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东方主义(Orientalism),被萨义德称之为东方学,是欧洲和大西洋诸国在与东方的关系中所处强势地位的符号。自基于科学与理性的近代文明使欧洲、即西方

 
 “东方主义(Orientalism)”,被萨义德称之为“东方学”,是“欧洲和大西洋诸国在与东方的关系中所处强势地位的符号”。自基于科学与理性的近代文明使欧洲、即“西方”响起大工业的机械轰鸣声之后,古老的亚洲、即“东方”就成了原始、蒙昧、虚幻、贫困等套话的表述对象。在占有文化霸权地位的“西方”话语体系中,“东方”的间接在场使“西方”自身的优越感得以更清晰地被表述。“东方”的愚昧说明了“西方”的文明,而“东方”的虚幻则说明了“西方”的实在。换句话说,“东方主义”中的“东方”是由“西方”话语体系所构筑的“东方”,它与实际的东方并无确实的关联。
1868年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踏上资本主义近代化之路,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亚洲第一强国,并成功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强国行列。日本对西方近代科学理性文明的顶礼膜拜在20世纪初期达到了巅峰。随着对朝鲜半岛、中国和东南亚的侵略扩张,日本逐渐具备了成为亚洲的“西方”的条件,即,日本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强势地位使它拥有了一套用以表述其他亚洲国家的霸权话语体系。日本在这样一套话语体系中将自身塑造成亚洲的中心、现代科学文明的代言人,同时将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洲国家描述成原始的、愚昧的、贫困的、古老的和虚幻的与先进,文明,强大的日本形成鲜明对比的“东方”,其话语结构与欧洲对亚洲的言说如出一辙。
在亚洲的众多国家中,中国由于与日本几千年以来的交往,以及中国悠久的历史,广阔的国土,以及与日本一衣带水适度的距离而满足了成为日本的作家文人们普遍关注的“东方异国”的主体。大批日本作家到中国来找寻远古的神秘和浪漫的异国情调。对于当时的日本人来说, 中国是曾经阅读过的古代汉文经典中被冷冻封存的国度, 浪漫、美丽而有魅力, 充满异国情调。他们期待在中国找到自己被日本近代化的车轮碾压得支离破碎的心灵的临时栖居地。村松梢风便是其中之一。此时他们看待中国的视角与欧洲殖民者看待他们的远东殖民地的视角呈现出相当大的相似性。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巨大落差使日本人将中国看成了落后的、原始的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完全臣服于自己的“东方”。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关于“东方主义”

下一篇: 关于“东方主义”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