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突围困境:寻找主体的栖身之所
 
更新日期:2021-12-02   来源:   浏览次数:21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元诗理论张枣描写消极性的抒情主体,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元诗理论。所谓的元诗就是一种诗歌的形而上学,它关注的是诗歌写作的过程:诗是关于诗本身

 
 (一)“元诗”理论
张枣描写消极性的抒情主体,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元诗”理论。所谓的“元诗”就是一种“诗歌的形而上学”,它关注的是诗歌写作的过程:“诗是关于诗本身的,诗的过程可以读作是显露写作者姿态,他的写作焦虑和他的方法论反思与辩解的过程。”张枣从主体的消极性及其所引发的矛盾体验入手,以语言为本体,思考诗歌要如何发明一种言说,以“最精确的命名呼唤出那本身是沉寂而命定将被言说的事物”。
张枣的诗歌将生活与现实的危机转化为写作本身的难言和险境,通过呈现消极性的抒情主体并通过重新“命名”克服消极性元素,重新使诗歌获得某种自由的表达。以《在森林中》为例,“跳伞的小问号落进风景的瓶颈里”是诗人陷入了写作困境。“钟声把一件无头的金铠甲,抛到森林的深处。那儿,雾”缥缈的钟声就像是写作时的思绪、想象力,充满雾的森林是一种混沌的、迷茫的写作状态。“在秋风的边角运转着,启动,一个搁置的图像,一个状如闹钟内部的温暖机房。”一个图像、一个机房在森林中启动,预示着混沌的思绪里出现了写作的可能。“那儿,你走动。”表现出写作时游离的思绪。“空地”代表着空白状态,在这片空地上诗人将获得新的写作姿态。“长跑者修理呼吸的器械”是诗人在停下来总结和调整写作方式。“干渴”就是孤寂的失语状态,“开放出满树的红苹果”,张枣在与颜炼军的谈话中说过“我特别想写出一种非常感官,又非常沉思的诗。沉思而不枯燥,真的就像苹果的汁,带着它的死亡和想法一样,但它又永远是个苹果。”因此,诗中的红苹果指的应是张枣期望的诗歌的样子。在诗歌的结尾他获得了能够写作的“双手”,而“暴力”带有反抗色彩,证明诗人重新命名“词”的决心。整首诗歌是张枣元诗理论的实践。
(二)“甜”的美学特质
张枣对诗歌的最终追求是“甜”,是对“苦”的超越。他的诗歌有奇妙的意象组合、温柔的对话语气和轻快的节奏,诗句长短交错,形式灵巧多变,将感性与理性的融合,“像苹果的汁”。
张枣的诗歌通过失语状态可视化和使用矛盾修辞法两方面展现消极性的抒情主体,直视现代社会的孤独、迷茫、颓废的情绪并由此提出“元诗”理论。而张枣不是沉溺于消极性的表达,张枣认为“有趣的生活应该是生活本身唯一的追求”。他不仅追求有趣的生活也追求有趣的诗,从消极性中诞生出“甜”来,颇有向死而生的意味。他在“甜”的美学特质里找到了主体的栖身之所,完成了对消极性的抒情主体的升华。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突围困境:寻找主体的栖身之所

下一篇: 突围困境:寻找主体的栖身之所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