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还需提升,教材内容不够鲜活……评价和支持体系有待健全。”长久以来,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不是特别理想,一方面因为课程本身政治性、理论性比较强,学生不感兴趣也难以理解,另外一个方面的原因在于我们片面的追求教师的主导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把学生当作“抽象的人”,一味的向学生灌输教材上的内容,思政课本身理论性就比较强,单纯的灌输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老师讲的再好,学生也没能真正的吸收,事倍功半,也打击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最终影响整个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认真钻研教学设计,精心打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主要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这四个方面。
教学目标的设计遵循的是学生发展这个原则,这种教学设计思路体现了一种逆向思维。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我们就已经明确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以及每节课希望学生能够获得什么,而教学设计的其他几个环节实际上也都是围绕着实现教学目标而展开。
教学内容设计遵循的是学习效果这个原则,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围绕模块进行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我们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的知识基础等,灵活的对教材进行梳理,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归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选择,最能体现出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原则是否落实到实处。思政课内容学理性、政治性都非常强,如果仍然按照以前侧重于教师的教、教师的主导性,而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非常重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提出“儿童中心说”、“从做中学”等教学思想,他认为,“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充分考虑个性并围绕儿童进行,教学活动应该从儿童活生生的现实经验,从外部对学生的心灵加以塑造,重视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主动探索学习知识。”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主体性的思想。他认为教师并非简单地传授知识,更不是给学生呈现现实的知识,而是将学生放在一定的情境中,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的主动建构获得新的知识。强调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分析和建构,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那么我们在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设计上,可以以小组合作展示、个人汇报、即兴演讲等方式进行,让学生有兴趣的学,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挖掘自己的潜能,真正的爱上思想政治理论课。
考核评价的设计遵循的是学习效果这个原则。之前的思政课的考核评价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课程结束后,学生提交论文或者通过死记硬背参加考试,对于学生来说即使上课不认真听,也很容易达到及格线,所以学生没有压力感和紧迫感,加之思政理论课分数的高低,对于他们评优评先的影响也不大,很难提升学生对该课程的积极性。教学设计的重构必然会带来考核评价体系的变化,在考核评价设计的过程中,注重过程评价,将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