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行业院校财政项目绩效管理
 
更新日期:2025-02-18   来源:   浏览次数:16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完善财政项目绩效管理机制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分析本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情况,对照中央文件要求,准确查找存在的差距和突出问题,研究制

 
 (一)完善财政项目绩效管理机制
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分析本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情况,对照中央文件要求,准确查找存在的差距和突出问题,研究制定本单位财政项目绩效管理制度,出台本单位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办法,从制度上对学校财政项目绩效管理加以规范。将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监控、及绩效评价和评价结果的应用嵌入项目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
财政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明确绩效管理责任主体
成立有分财务工作的校领导为组长,财务处、归口部门、预算单位等共同参与的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预算绩效管理规章制度、办法,并对有关制度和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实施学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依据国家各类文件解读、指导、组织学校各部门编报绩效目标;对绩效目标进行批复;并对绩效目标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组织对预算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汇总绩效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改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2.科学准确、客观可行
预算绩效管理要符合真实、客观、公平、公正的要求。绩效总体目标要至少包括与项目开展密切相关的预期目标和实施效果;绩效指标应设置全面,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一级指标不能缺少,定量指标值设定应有合理的统计口径,规范描述,定性指标要真实反映项目效果且可衡量。绩效评价应运行科学、合理的方法,按照规范的程序,对项目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反映,评价指标要与评价对象密切相关,同类项目的绩效指标和标准应具有一致性。
3.突出重点、点面结合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不断扩大绩效管理的范围。以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项目为预算绩效管理的重点,逐步向非财政项目和基本支出扩大,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深入开展绩效考评,优化支出结构,提高学校整体资金使用效益。
(二)建立项目入库评审绩效评估机制
根据财政文件规定,达到评审标准的项目未经评审不得纳入财政项目库。C大学一般公共预算项目和政府性基金项目均由主管部门组织评审。一般公共预算项目由第三方机构评审,政府性基金项目以专家打分的方式进行。目前,项目评审主要的主要内容是项目立项依据及主要内容、项目实施方案和可行性、支出内容及测算依据等方面,随着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项目绩效完成情况日益成为项目审计的重点内容。因此学校自身要更加关注项目入库前的绩效的评估工作。
1.进一步加强对项目负责人的培训。每年组织一次预算申报和绩效目标编制方面的培训,加强项目负责人项目预算编制水平,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2.进一步完善学校绩效指标库。分类收集整理,形成绩效指标体系,发布具有指标清晰、指标齐全、指标量化和信息完整的学校层面的绩效指标库。
3.进一步加强入库项目的审核力度。项目入库之前,安排专门的人员提前审核项目信息和绩效目标表,必要时可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绩效目标进行审核;不符合规定的项目一律不准入库,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减少不规范、不客观等问题的发生。
(三)做好财政项目绩效运行绩效监督机制
1.充分利用中期绩效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偏差。对监控中发现的大幅偏离绩效目标、预计难以实现绩效目标的项目,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分析原因,研究解决措施、及时纠正偏差。若发现绩效目标年初设置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应通过申报预算调整的方式申请调整绩效目标和指标;若确因客观因素导致项目无法执行,应申请调减项目预算金额。
2.做好年底项目绩效自评工作。根据财政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号),学校组织项目负责单位或个人对年底项目绩效完成情况进行自评,绩效自评做到内容完整、权重合理、数据真实、结果客观;绩效评价报告做到依据充分、分析透彻、逻辑清晰、客观公正。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行业院校财政项目绩效管理

下一篇: 行业院校财政项目绩效管理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