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历史观
 
更新日期:2021-12-06   来源:   浏览次数:16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历史观的逻辑演进是一个民族、国家对自身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思,同是也是在历史观的争鸣中展开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诞生之前,中西方不可避免

 
 历史观的逻辑演进是一个民族、国家对自身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思,同是也是在历史观的争鸣中展开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诞生之前,中西方不可避免地出现英雄史观。这是非常有趣的思想史现象。中国古代历史观念异常丰富,中国古代历史观主流是唯心主义的,有老子的复古史观、阴阳家的历史循环论(五德终始说)、《周易》的变易史观、墨子的圣王史观、韩非子的进化论、孟子的重民思想、董仲舒的大一统论等等,中国古代哲学家也在积极思考历史的真相,最后都是逃脱不了时代的局限性,走向英雄史观。关于国家分裂还是统一,中国古代的历史观有“大一统”史观等。关于人和社会关系问题,有天人相分、天人合一之说。
更有甚者,就连中国古典文献记载的内容以及后来的四大名著、宋元话本等内容无不有歌颂英雄的影子,正如,毛泽东同志说:“过去的文学作品都是才子佳人的舞台”。兹以《史记》这部不朽著作为例。《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全书记载了4000多个人物,专传人物100多,这种结构布局体现了“以人的地位、贡献”为导向,尤其在撰写本纪时,英雄史观情结非常明显。以《李斯列传》为例:
子婴立三月,沛公兵从武关入,至咸阳,群臣百官皆畔,不适。子婴与妻子自系其颈以组,降轵道旁。沛公因以属吏,项王至而斩之,遂以亡天下。
《李斯列传》中,司马迁强调了李斯的失职对秦朝覆灭的重大影响。李斯死后不久,秦朝迎来了它最终覆灭的结局。而在《秦始皇本纪》中,司马迁不遗余力地描写阿房宫和碑文上的内容以及最后秦朝覆灭的纪实,强调了秦始皇的暴政。但是,司马迁把秦朝灭亡事实主要归结于某个人的作用,并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这个历史观贯穿于《史记》始终。
而司马迁对于自己比较欣赏的人,其在描述这一类人的过程中则更突出其对历史的作用。《魏公子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也是同样的基调:充斥着古代朴素唯物史观,无限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
其岁,魏安釐王亦薨。秦闻公子死,使蒙骜攻魏,拔二十城,初置东郡。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打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信陵君为人诚恳,有勇有谋,礼贤下士,广纳天下宾客且忠臣爱国,然而信陵君最终被魏王冷落,在落寞之中死去。秦国在听说信陵君死后就立马派兵,而没过几年魏国就被灭亡。与魏国有着一样命运的赵国似乎也是因为两位名将的逝世而导致国灭。司马迁无疑给人这样道理:英雄人物的魅力和能力足以支撑起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但是,有另一类列传不以具体称呼,而是以“一类人”为作品篇目,如《货殖列传》、《滑稽列传》、《游侠列传》、《刺客列传》等。他们身上有着异于常人的能力与个性特点,属于另一类英雄。如《游侠列传》,司马迁写道:“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於戏,惜哉!”司马迁赞美郭解这类民间英雄溢美之情太明显,他们身处乱世,却有悲壮之举。但是,相比较而言,郭解等人都属于小人物,其力量、作用是不能与蔺相如等大英雄相比。大英雄与小英雄之别,折射出司马迁英雄史观个中差别的倾向。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历史观

下一篇: 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历史观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