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史中的红色基因
 
更新日期:2021-12-06   来源:   浏览次数:16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共和国晨曦微启的1948年。在中原解放的号角声中,诞生了郑州市立初级师范学校和豫西行政干部学校,这便是学校的两大源头。此后随

 
 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共和国晨曦微启的1948年。在中原解放的号角声中,诞生了郑州市立初级师范学校和豫西行政干部学校,这便是学校的两大源头。此后随着共和国的脚步一步步走来,分别发展为河南财经学院和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于2010年合并组建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1.豫西行政干部学校在解放战争隆隆炮声中诞生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档案馆馆藏实物档案有一份1949年1月17日出版的《中原日报》,该报第二版载有《豫西行政干部学校招生广告》。《广告》曰:“一、宗旨:本校以培养豫西区行政、经济、教育及其他民主建设所需之干部为宗旨。二、名额:第三期共招学员五百名。三、投考资格:不分男女、凡年满十八岁体格健康而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均可投考。四、学习内容:中国革命基本理论、现行政策时事、教育与革命修养。五、修业期间:暂定三个月毕业。六、学员待遇:膳宿讲义文具由学校供给,其余概归自备,但家境特别贫苦、学识优良者,本校酌情予以补助。七、毕业出路:修业期满根据工作需要与个人志愿由豫西行政主任公署分配工作,不愿工作者从便。八、报名日期:自二月一日起至二月二十日止。九、考试日期:临时规定。十、考试科目:国文数学、政治常识、体格检查及口试。十一、报名及考试地点:本校。十二、校址:宝丰杨老庄。校长 李一清;副校长 戴汤文。”
据文献记载,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全面进攻阶段。5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移驻宝丰,统一指挥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作战。同时,豫陕鄂区撤销,分别建立陕南区和豫西区。豫西区作为解放战争时期较早的根据地,负有支援战争、支援新区的光荣使命。要建设好豫西区,需要大量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政策水平的干部。于是,中共中央中原局决定由豫西行政公署创办行政干部学校。
同年7月,在中共宝丰县委、县政府协助下,将校址选定在宝丰城南5华里的杨老庄。[2] 校长由豫西行署主任李一清兼任。学期规定为3个月。学习内容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革命基础理论,如《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还有现行政策、时事政治、革命修养等。学校没有专职教员,校队干部既是领导,又是教员。各门课程均无课本,各队主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员程度自编自讲,学员边听边记,听后进行讨论。
干校的学习生活十分艰苦。上课没有固定教室,学员坐在小马扎儿上在院子里露天上课,腿上放一块小木板用来放书做笔记。在院子空地的树上钉块木板当篮板就成了篮球场,房前搭个棚子就成了伙房。学员十几个人打地铺住在一间房里。简朴的生活反而使学员们更加刻苦勤奋,他们除了白天听课、讨论之外,晚上还要围在一盏小煤油灯下学习到深夜。
从1948年8月开始,干校共招生4期1500人,编为14个队。学员毕业时,研究班的学员大部分留校担任各队辅导员,其他学员由豫西行署分配到各地参加工作。
随着解放战争的迅速发展和中原解放区形势的变化,1949年5月干校迁往开封,先后更名为“河南行政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干部学校”等,于1955年迁至郑州,次年改称“河南省政法干部学校”。1984年与中央第二政法干部学校合并为“河南省政法干部学院”。
2河南省立郑州师范学校为支前而搬迁校址
据档案记载,1948年10月22日郑州解放,社会趋于安定,各业百废俱兴。在此形势下,“郑县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改建为“郑州市立初级师范学校”,校址在郑州东大街孔庙。1949年9月,郑州市立初级师范学校与校址在海滩寺的郑州市立临时师范学校合并为“河南省立郑州师范学校”。1978年更名为“郑州师范专科学校”,1982年停止招生;1983年在郑州师专基础上建立了河南财经学院。
学校档案馆藏有一份河南省立郑州师范学校时期的《树立劳动观念经验总结》,封面上贴有编号为0645的“郑州市解放周年纪念文化展览馆品名签”, 所具时间为1949年10月。
该文开始第一段记述“本校创立于一九四八年十月,(郑州解放后)当时一般教职员、学生在旧社会里受坏习气的熏陶日久,生活表现大都是散漫怠惰;思想意识深含着爱虚荣、摆架子、轻视劳动的观念。……所以,上期开学之后,在政府倡导新型正规化教育的原则下,为了纠正以往思想上的错误,为了学校的改进与发展,第一步的工作就是建立全体师生的劳动观点,抱着大家劳动服务为克服困难改进学校的目标。”
该文记述了学校为支前而迁校的过程。文章说:“今年三月间,政府号召动员支前。本校海滩寺校区拨归支前之用,令本校迁往张家门。本校奉到指示后,即动员全体师生在节约原则下,大家劳动从事迁移。当时教职员均能放下架子和学生打成一片,共同劳动,将全校公私物品以及学生打地铺用砖40余块,于一日内搬运完竣。嗣经检查工作,全体师生都参加了劳动,并且均极努力。只有学生秦振生一人私自花钱,在途中雇用土车一辆运了自己的行李等件,受到群众的严厉批评,他也坦白承认自己思想的错误。”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史中的红色基因

下一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史中的红色基因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