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发形式单一与新媒体多样化形式不适应
当前无论是已开发的档案信息资源,还是正在开发中的档案信息资源或是尚待开发的档案信息资源多数仍以文字堆积为主要形式,与当前文字、图像、音视频、H5页面展示等多种呈现形式的新媒体大相径庭。在青岛档案馆官网关于青岛历史记忆的编研成果提供全文内容并且有微电影、网上展厅短片、青档抖音,多数省级综合档案馆在网站首页仅将档案编研成果以简洁文字说明出版时间、作者、出版社,并不支持查看全文。音视频、Flash动画等呈现形式远比冗长的文字叙述更直观、有冲击力,对主题和内容的呈现更清晰,使其更有吸引力。
2开发内容侧重与新媒体用户导向不适应
早期档案定义多强调伴随公务活动而形成,档案工作长期追随政务工作的步伐,而开发工作也过多的重供给侧轻需求侧,偏向于开发政务档案资料对社会公众需要的主题开发少。比如在北京档案网站所展示的开发成果机关公务文件汇总占半数以上,而针对北京记忆的史料汇编并不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到2035年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传统文化迈出脚步是关键。档案馆所保存的档案史料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档案馆在建设文化强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文化强国的建设首先是社会公众文化素质的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在服务于党政中心工作的同时,要致力于提高公众文化素质,基于馆藏开发贴近社会公众主题的档案史料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信息技术的发展,各项社会活动得以更多的考虑大多数人的需求。信息服务开始向用户导向倾斜,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从主要服务党政中心工作向既服务于党政中心工作又关注社会公众普遍需求转变成为主要趋势。
3开发人才知识结构与新媒体复合型要求不适应
大多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人员以档案学、文书学等传统文科专业人才为主,很少有既懂档案专业知识又懂传播学、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档案信息数字化程度日渐加快,档案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也进一步加快,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也更多依靠计算机网完成。如借助计算机对分散在各地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如果不懂计算机知识很难完成数字档案信息的网络采集。开发成果能否取得成功,是否采取有效的传播策略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开发人员懂得文化传播相关知识。虽然开发工作的招聘中有意向复合型人才倾斜,因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很少具备多学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