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经济决定论,指的是只承认经济因素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中的决定作用,而没有看到诸如制度、文化、观念等其它方面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经济决定论的驱使下,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往往会形成依附式发展、模仿式发展、外延式发展等固化的思路。
1.依附式发展思路:等、靠、要思想较为明显
受限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等外在条件,加之我国长期奉行的“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中西部地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节节后退,并在经济、文化、教育等诸领域逐渐的滞后于东部地区。为了打破区域之间存在的明显的二元结构,着力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2001年6月,在西部大开发吹响号角的战略背景下,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通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正式拉开了序幕。2004年,教育部启动“省部共建”工程,决定与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中西部省份共建地方大学,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又向前迈了一大步。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纲要指出:“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这预示着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逐渐达到了高潮。
国家对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资金支持与政策扶植,实质性的改善了中西部高校的办学条件,显著的提升了中西部高校的综合实力。但是,作为发展责任主体的一些中西部高校,在对资金进行再分配和政策进行践行的过程中,却是以简单的甚至是形式化的方式落实到学校内部的各个环节和部门。这些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植等“大礼包”并没有发挥活性因子的作用,与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贴合度也不高,因此,并没有显著的调动起中西部高校的办学积极性和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的工作热情。究其原因则在于,我们长期以来习惯于将中西部地区和经济不发达直接关联起来,并将其作为诠释中西部高等教育之所以落后于东部高等教育的主要原因,甚至将中西部作为借口去推脱我们应该去到并且经过自身努力可以做到的事情,将中西部作为托词去搪塞我们在资金使用和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慢作为和不作为。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塌陷”的现实和发展缓慢的状况,认为无能为力甚至理所当然,将中西部作为挡箭牌,心安理得的等、靠、要国家的帮扶、照顾和优惠等福利。这就是有学者所批判的、经济决定论裹挟下的“我弱我有理、你强你应该”的论调。客观来说,尽管中西部地区可能因为地理位置和发展位次的关系能够为其辖域内的高等教育争取到不少政策红利,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娇惯”出一些高校依附式发展的思路和习惯,造成学校本身的进取精神、创新能力、内涵式发展不足。
2.模仿式发展思路:跟跑东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最近一段时间,被称为高等教育洼地的中西部某省份,接连引入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的管理团队,意在将东部地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办学模式引介而来。在正式进入并全面接管某高校之后,新的管理团队为了筑巢引凤,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开出了诱人的条件和颇高的薪水,并按照东部高校的发展模式,积极筹建医学院。有媒体这样评论:“这样规模化、全学科的发展,似乎就是按照浙江大学的模式来进行。”这种在发展思路和模式上向东部地区看齐的意识目前正在中西部某些高校氤氲,并被视作后发追赶的典型而为学界所称道。东部地区某些高校,特别是那些所谓的“网红”和“新贵”高校,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厚的工资待遇,不惜重金从中西部、东北部地区吸引和挖走大批优秀人才,特别是那些能够发表影响因子高和戴有各级各类“帽子”的人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并其他学校或新建医学等院系,来不断扩大学校的规模、补齐学科发展短板。这种发展模式是一些东部高校常用的、迅速崛起的模式,它能在短期内使学校的排名特别是在一些国外榜单上的排名稳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