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强大、人民进步的阶梯。“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深刻审视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态势的背景下确立的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立德树人”,需以思政课建设为总抓手,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运用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论,深入领会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代领导人德育思想。
(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传统德育思想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关键理论渊源。“立德”一词最早可追溯到《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为“三不朽”之首,彰显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价值追求和德性品质,为中华民族提供了精神坐标。众所周知,“立德”即将“德”深入人心、根植人心,使人成为有德行的人,这也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基本价值追求。荀子认为“人性恶”,但可以通过后天教育实现“善”,也即“为善”,通过后天的教化和“修为”而具备道德、操守和善念。儒学中的“仁”、“礼”就是通过启发内在自觉和强化外在行为来实现人生价值。新时代“立德树人”就是坚持以立德为根本,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为党和国家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在自身修养上,古代许多思想家提出促进个人道德修为的方法,孟子提出“反求诸己,存心养气”(《孟子·尽心上》),曾子主张“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等,同样,“立德树人”要求在主观层面形成最佳状态,提高个人内在修养,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古代重视言传身教,譬如,孔子主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存。”(《论语·子路》)强调了德性的重要性,在“立德树人”过程中体现为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形成全员育人的理念。并主张教师在教育中要“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即遵循学生自身发展规律,按照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特征,循序渐进的启迪和引导学生拓展知识。孔子还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宋代范仲淹明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豪迈的胸怀和志向,教育了后代诸多仁人志士。“立德树人”中主要体现为教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离不开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孝”是核心范畴,《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即孝顺父母是道德教育的本质体现,明代《三十六孝》对后人道德培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清代张之洞《百孝图说》对后人践行孝道也深具启发作用。对于“义”和“利”,孔子认为应该以义为上,重义轻利,而墨子认为义和利是统一体,既不矛盾,也不冲突。“立德树人”要求培育学生良好的义利观,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等。儒家重视社会公共利益,比如抵御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立德树人”即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念,对传统德育思想进行扬弃,在摒弃落后思想的基础上,传承优良,不断赋予自身鲜活的时代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论
人学论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内容,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普世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其主要任务。新时代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论的运用与发展。关于人的本质论。“立德树人”的主体和对象都是人,探讨人的问题关键在于挖掘人的本质。十八大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对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运用与发展,体现出立德树人的科学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要求要从实践和辩证的角度思考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需要、社会关系、实践活动的统一体,具体表现为在实践活动中调整社会关系,不断满足人的需要。立德树人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围绕立德树人目标,拓展学生的本质力量,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关于人的需要论。马克思认为有需要才会促进创造,这是人发展的本质特征,需要推动人与社会的发展。在马克思人的需要论中,“需要”具有二重性,即合理需要与不合理需要,合理需要就是指个人需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对社会发展进步起推动作用,与社会需要相近;反之即不合理需要。合理的需要都是文明的、进步的,有益于个人与社会的。从现实角度看,立德树人就是在尊重个人成长规律基础上,满足个人成长成才的合理需要,同时也与社会需要相一致,能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关于人的发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论强调实现人的智力、体力、精神与道德全面发展,并强调发展要在实践中完成。新时代立德树人就是一种实践工作,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在高校教育中的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