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面临的现实困境
 
更新日期:2021-12-07   来源:   浏览次数:17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为教育界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关于立德树人,高校思政课任重而道远。准确定位当前高校思政课在立德树人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为教育界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关于立德树人,高校思政课任重而道远。准确定位当前高校思政课在立德树人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是有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良好铺垫。
(一)思政课针对性弱、抬头率低
现阶段,很多高校对思政课革新意识淡漠,导致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低、针对性弱。主要表现为:一是目标定位存在偏差。部分高校重点强调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忽视实践能力。马克思讲:“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意思就是任何有价值的思想和理论都应该为实践服务,立足于现实,在现实中找到出路,那些高高在上、不着边际的理论是人们空谈与空想的结果。俗话说,有理想,没问题,有问题的是脱离实际空谈理想。看不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势必要犯唯心主义的错误。作为现实的人,就应该从现实出发谈理论,任何脱离现实的理论都经不起实践的推敲和检验。在高校人才培育的过程中应该秉承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理念,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二是忽视高校全员育人理念。立德树人是一项伟大而系统的思维工程,部分大学未认识到“全员育人”的价值,缺乏严密的系统布局,教育队伍建设杂乱无章,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较低,工作能力弱。对于全员育人抓不住重点,看不到关键,缺乏辩证的思维,尚未认识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在机理,只有以辩证法为基础,才能对“全员育人”作出科学的部署;三是部分高校存在管理体制僵化,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盛行的现象,使得管理中出现过分强调学生服从安排,高层管理人员与学生互动少,不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较难理解和服从固化的管理模式,导致师生出现严重隔阂,容易诱发抵触情绪;四是尚未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缺位会影响其主体作用的发挥,久而久之失去参与和体验的热情,对思政课很难产生认同感,认为思政课是老师单个人的事情,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总之,学生在追求物质生活的过程中,忘记对自身精神世界的陶冶。“老师在台上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现象普遍存在,抬头率低成为当前高校思政课最大的困扰,
(二)忽视道德养成的客观规律性
“道德包括道德认知、情感、行为以及个人社会身份的道德承诺。”人们因各自的社会身份而做出相应的道德承诺,进而转化为相应的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其中道德知识与道德情感具有内隐性,不易察觉和观测,道德行为具有外显性,有利于观测和评估。高校大学生作为一种社会身份,有其道德承诺,道德是认知、情感与行为的统一体。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也是一种教育,例如,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三个层次。若高校学生道德行为与其社会身份相对应的道德承诺相违背或不协调,就会面临指责和打击的压力。然而大部分高校却将道德认知、情感、行为相割裂,只认识到一方面或一个层次。部分高校在评判学生个人道德时,仅从学生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出发作为道德评估,认为当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而然产生道德行为,这也是重理论、轻实践的具体体现。也有部分高校仅重视道德情感,认为道德行为是道德情感的产物,有情感就一定会有行为,如近几年部分学校举办的洗脑式的“感恩教育”,在强烈又深情的背景音乐下,其声情并茂的说着催人泪下的话语。到底有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我们不敢枉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情感来得快去得更快。任何事物运动都有其客观规律,道德行为的养成也要遵循质量互变规律。按照马克思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判断,以上两种观点犯了客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面临的现实困境

下一篇: 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面临的现实困境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