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是为高校思政课所部署的新任务、新目标。为此,高校必须积极探索实现立德树人的现实路径,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培育水平,争取早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青年一代有理想,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未来。习近平系列讲话为青年树立崇高理想提供了根本遵循。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都在努力奔跑。”用温馨关切的话语,郑重嘱托青年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表达了对青年的殷切期望。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场接力赛中的接力手,也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生力军,肩负着振兴祖国、复兴民族的重任。因此,理想信念教育要教导学生在国际风云中临危不惧、在重重诱惑中坚定信念、在求学跑道中树立家国情怀、在德才兼备时报效祖国。理想信念是能否理性看待小我梦想和大我情怀、个人奋斗和国家需要的总开关,党的事业需要青年,青年发展也需要党。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牵引人们奋进。理想信念教育要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化。在理解中认知,在认知中接受,最终形成内在信仰。理想信念教育为青年学子凝心聚气,成为青年坚定价值目标的“加油站”。理想信念体现在青年思维格局与行为抉择的各环节、各层面。东汉曹操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古人暮年尚有如此志向,新时代青年更要有崇高理想,这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坚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为立德树人创造优质主客观条件。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高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弘扬者、践行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治和道德教育等内容,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和价值导向,是对早期爱国主义新的阐释,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经久不衰、蒸蒸日上的精神支柱。其中,爱国主义教育以拉近国家与人民心灵为初心,在实践进展和理论打造中传递着爱国情怀和理念。国是人民的国,有国才有家,才有归属感;中华民族历来以“和”为贵,具有整体性思维,新时代体现为集体主义,在集体主义中涉及到公利和私利的问题,通过能否做到“公私兼顾”,来考验人们的道德。法治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强国的关键要素,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维的基本途径。爱国爱的是社会主义国家,集体是社会主义集体,法治教育教育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社会主义教育元素构成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主要内容。因此,高校“立德树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基准和价值引领,不断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方面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校立德树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者,大学生是立德树人的主要客体,但实际上大学生是立德树人最重要的主体,蔡元培认为,“要承认旧式教育违背人的自然发展规律的弊病,在新教育中要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中糅合驯服元素,同时要依据学生道德发展的规律,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教育。”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立德树人的内生动力,要使大学生主动接收道德知识,充分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目前高校思政课只是形成学生政治、道德认知体系的主渠道,对于其道德实践依旧远远不够。高校思政课必须认识到“课程化”不仅意味着知识的学习、观念的传播,还意味着行为的指导、演练与纠正。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总之,高校在立德树人过程中不应简单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相割裂,而应将此三者看作是一个统一体,探知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遵循质量互变规律,在量的积累中创造优势,最终达到质的突破,力促高校学生身份与其道德承诺相协调。否则,其结果必然是造就一批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