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不得不承认的“史学危机”
 
更新日期:2021-12-09   来源:   浏览次数:9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历史学科为何要培优?这是由历史学科掩饰不了的困境决定的,即当下的史学危机。史学危机的说法到底科学与否?直到今天,还有很多的争论。2014年,《南

 
 历史学科为何要“培优”?这是由历史学科掩饰不了的困境决定的,即当下的“史学危机”。“史学危机”的说法到底科学与否?直到今天,还有很多的争论。2014年,《南方周末》刊登了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高毅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哪里有什么“史学危机”》,高先生认为“史学危机”的说法简直就是胡诌,理由很简单,中国人多而且文化很强势,中国人又重史,“历史成了中国人的天国,是中国人的万神殿”,[ 高毅:哪里有什么“史学危机”,北京大学历史系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中国人会发自本能地去呵护本民族的历史,既然如此,中国“史学危机”从何而来?担心出现“史学危机”的人好比是杞人忧天。高先生的说法不无道理,在我国,人人都是历史通,看历史、侃历史的人实在太多,拍个电视剧,沾点历史题材都成了时尚,历史成了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不过,从逻辑上看,高先生的话又好像有点问题。打个比方,我们所有人都意识到健康是多么重要,但结果,还是有很多人健康出现了问题,重视问题不等于不出现问题,更不等于解决了问题。建国初期,由于政治因素的作用,我国史学研究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改革开放后,史学因不再有政治上的支撑,加之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的束缚,以及市场经济对社会科学的冲击,“史学危机”便自然出现了。就外部而言,社会对史学价值的认可就颇让人惭愧,内部而言,史学研究缺乏创造力,功利主义和投机主义盛行。史学的这种危机我们不承认不行,不愿面对更不行。试问,今天有多少人真的愿意去学历史?学历史的又有多少人愿意与历史长相厮守?长相厮守的又有几个是真心对待?“史学危机”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而人才的匮乏关键又在体制,“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今天,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在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上确实存在问题,拿高校的招生来说,考入历史专业的生源素质着实堪忧,很多人可能像当年的笔者一样,对历史没有了解,甚至没有好感,就阴差阳错地入了门。笔者对历史的感情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和历史相守了二十余年,才渐渐萌生了对历史的丝丝情愫。但有相当多的人后来还是选择了和历史分手。作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说来惭愧,教了这么多届学生,印象中只有一个学生学了历史,还是高考补录的结果,现在她的工作和历史毫无瓜葛,这就是当代历史学的尴尬处境:懵懵懂懂入门,不情不愿跟着学,毕业后胜利大逃亡。为何?归根到底是我们这种“先婚后恋”式的人才培养机制有明显的缺陷,自然最后“分手”的多,应付的多,长相厮守的却很少。历史的这种困境,有我们体制的原因,也有我们历史教师的责任,作为历史人,我们应该多尽些“门派”义务,给历史学来些更多的学科关怀。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不得不承认的“史学危机”

下一篇: 不得不承认的“史学危机”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