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方向,“着力提升课程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指导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高中教育属于中等教育,在中等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中发挥重要作用,承上启下,无论在国家教育体系,还是学生个人成长,高中教育的作用不可替代。《新课标》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体的内涵是什么?就是要改变高中教育的工具化倾向,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一要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服务,二要为学生的成长和就业服务。高中教育结束后,自然有部分学生将溶入社会,成为社会的后备劳动者,但大部分学生将继续学业,这部分学生将面临人生中的重要决择,“上什么样的学校?”、“选什么样的专业?”、“我未来适合做什么?”,这都是诸多高中生必须面对的问题。斯宾塞认为:“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因此,作为高中教师,就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他们了解自身潜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确立适切的人生走向。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高中学生无论是生理和心理、知识上都日益走向成熟,成熟的标志就是他们开始对自己人生和职业有自己的规划。但高中生毕竟缺乏社会经验,其情感意志、理想动机、立场态度等受个性因素制约明显。《新课标》指出,高中历史教学要坚持反映时代要求,“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因此,高中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就成为必要。对蔑视历史的学生,我们可以告诉他史学既不高贵,也不低微,学史可以“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对崇尚历史的学生,要告诉他史学需要的不仅是热情,更需要淡泊与执着;面对那些对历史不甚了解的学生,我们要让他去感受历史中的苦难和欢歌,辉煌与坎坷,告诉他们甲骨里可以发现了一个古国,碑文中可以领略一场战争……对悟性较高,兴趣浓厚,能力出众的学生,更应该引导他们去学习历史,报考历史专业,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好历史和以历史为乐的人去学习历史,“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历史学的春天就不远了。
目前,我国教育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即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几个阶段。这些阶段的设立遵循了教育规律,既具有层次性,又环环相扣,哪一阶段都很重要,哪一阶段都有自身的特点。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它是教育的初始阶段,具有普及性的特点。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是实施有效中等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中等教育是在初等教育基础上继续实施的教育,实施中等教育的各类学校中,普通中学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中学教育担负着双重的任务,一是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二是为国家建设培养劳动后备力量。高等教育是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高层次教育,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职业人员为目的,具有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特点。由此可见,高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承上启下,即是初等教育的继续和升华,又是高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普通高中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延续,既是基础教育的终结阶段,又是高等教育的准备阶段。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既影响着中等教育结构,也影响着高等教育结构。”对高等学校而言,其生源质量是由中等教育质量决定的。拿历史学科来说,哪些人学历史,哪些人能学好历史,这与中学历史教师有很大的关系。而目前的状况是,在高中学业完成后,即在进入大学教育之前,很多学生不知道该不该去学历史,自己有没有学习历史的潜力和资质,到大学又该怎样去学历史。所以,中学历史教师要站在学科发展的高度,教学中要有一双慧眼,注意发现人、引导人、培养人,为高校历史专业输送优秀之才,为历史学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历史教师在普度众生时,也不忘记给本学科做些“门派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