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影响大学生理论自信的三重维度
 
更新日期:2021-12-13   来源:   浏览次数:14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理论自信关乎党和国家的性质与命运,是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前提与基础,是精神导向与力量源泉。大学生对理论是否具有高度的自信和认同,关系到社会主

 
 理论自信关乎党和国家的性质与命运,是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前提与基础,是精神导向与力量源泉。大学生对理论是否具有高度的自信和认同,关系到社会主义道路的长远和蓬勃健康发展。总体来说,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感较强,但也存在一些影响大学生理论自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存在理解偏差和兴趣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体情况复杂严峻,创新度不够,社会非主流社会思潮话语扰乱大学生理论自信方向等多因并存,影响了大学生对理论的认同。
(一)高校对理论体系和理论内容的架构方式影响大学生理论自信
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是培养大学生理论自信的主要阵地,大学生能否完全理解和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如何来架构理论体系和理论内容。由此可见,高校是增强大学生理论自信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场所,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高校课程资源配置不均衡。比如把作为“必修课”的思想政治课安排在晚上,很多“选修”的专业课却往往安排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上午黄金时间;一些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投入资金和资源很少,课堂教学学时减少,课堂考核标准“矮化”,以至于出现“来了就行”的课堂要求。其次,高校的理论自信教育多以教授型为主,课堂缺乏活力、教师照本宣科、教学形式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等原因会致使理论内容显得吸引力不足,教学中存在的回避主义、教条主义现象也导致大学生兴趣低下,理解掌握难。最后,高校的理论实践平台比较少,就目前的实践情况看,高校的理论实践往往周期很短,且涉猎范围比较小,参与人数也不多,进而影响了大学生理论自信的体系和内容的架构。
(二)社会环境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知识体系的建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肯定我们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意识到我们面临更为复杂的社会新情况和国际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从意识形态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出发,认为我国思想舆论领域存在着红色、灰色和黑色“三个地带”。其中他指出,“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这是因为“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再者,西方对中国意识形态渗透方式也呈现出更为隐秘和多样化的特征,包括以精英输出做宣传工作,以技术优势鼓吹西方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为代表的非主流社会思潮交织会影响大学生对理论的正确认知和价值判断。最后,随着信息化不断深入,网络舆论监管和引导滞后,很多媒体和网络人为了追求收视率和点击率,混淆视听,制造不实舆论,煽动大学生追逐不良网络活动...这些都极大冲击着大学生的理想价值信念,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也动摇着大学生对于实现共产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心。
(三)大学生对理论的需求差异影响个体主观学习态度
马克思认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诚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想真正被大学生搞懂吃透、拥护认可,没有正确积极的学习态度、不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作用是不行的。第一,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思想最活跃、精力最丰沛的的时期,有强烈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个性和智力都处在波峰时刻,并希望能得到更多的主导权,但很多高校不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教授理论,学生被动接受,这势必会影响大学生主观创造性的发挥。第二,大学生由于年级、专业、政治面貌、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就业、考研等发展道路的多样化选择,也会使得大学生对理论需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会影响不同学生对学习理论的主观学习态度。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影响大学生理论自信的三重维度

下一篇: 影响大学生理论自信的三重维度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