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再探“仁”与“中”的思想内核
 
更新日期:2021-12-13   来源:   浏览次数:12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仁的古今价值观自人类进入农耕时代以来,仁便将个体的人紧密团结在一起,成为社会的、群体的人。而在当代社会,我们依然以仁者为榜样,依旧在核

 
 (一)“仁”的古今价值观
自人类进入农耕时代以来,“仁”便将个体的人紧密团结在一起,成为社会的、群体的人。而在当代社会,我们依然以“仁者”为榜样,依旧在核心价值观中一遍遍地践行着“仁”的内核。
1.“安土敦乎仁”
《周易》有云:“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若一个人做到了“仁”,便拥有“爱”的能力,而“仁”的先决条件是安居、安定。石器时代,人类在旷野中狩猎,赌上生命去追逐巨大的野牛、鹿、大象等猎物,每天都充满不安定的因素,彪悍是生存的必备技能与条件,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各自为营的采摘渔猎很难带来足够的安全感。进入农耕时代以后,日趋稳定的生活告诉我们,能使人在生理与心理双重层面都得到安顿的,是土的力量。居住在土地上,安定在土地上,人类从土地里获得一切谷物杂粮丰收肥美的记忆,便愿长久留于此地,繁衍生息,以亲缘为核心,壮大宗亲社会,彼此照顾,分工合作,形成互帮互助的族群生活模式。
作为农业大国,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华夏儿女”的称呼让所有中国人同呼吸共命运,对于脚下的国土,也都有着极为深切的爱意。正如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提出的二十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其实,这也是自古以来,安居在中国这片祥和安宁的土地上,人们在集体劳动与分工合作间自然而然形成的道德规范,是对国、对家、对人、对己、对工作的潜移默化所养情感的直抒。
2.“生生之谓仁”
农耕时代,生存技能从彪悍发展为耐心,最根本的原因便是种植需要非常稳定的耐心,日夜耕作,春种秋收,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漫长的等待让人真正安定下来,在四季更迭中见证种子的发芽、生长、成熟,生生不息。子曰:“生生之谓仁”,“仁”是农作物的种子,是生命充分的生长,也是对所有“鲜活”之物的平等关爱与尊重的人生哲学。
许慎《说文解字》释“仁”为:“亲也,从人二。”意为人与人相亲,即博爱之意。将此“仁”的哲学放置于当代社会,既可释为国家目标,也可当作个人准则。“仁”之国家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仁”是等待一颗名唤“民殷国富”的“种子”发芽,是强盛国力的生生不息,是文明和谐社会环境、温柔敦厚民风的天然养成。“仁”之个人行为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仁”是敬重爱护脚下的国土、护卫国家与集体的权益,是正心、诚意承担好社会职责,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是心存善意、与人相亲,尊重存在于这世上的每一个个体。
《礼记》与《孟子》皆言:“仁者,人也”。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实,不管是国家目标还是个人准则,说到底都是以人为本,当“个体的人”成为了真正意义上合格的“集体的人”,彼时,“人”也便是“仁”了,是相亲相爱的、新时代社会主义里大写的“人”。
3.工业时代里的“仁”
当今社会已步入工业时代,科技与工业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生产力,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科技与工业强国的道路。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从未曾丢弃农耕时代留下来的朴素,以及人与自然相亲、与土地相亲的关系。譬如中国陶瓷,放眼全球,自古以来便是西方各国稀奇爱慕的手工制品,制陶技术便是随农耕文明而出现,人们无意间发现经火灼烤的粘土可塑形且经久耐用,于是在一次次的摸索中用手塑出一个个结实的原始器具,中国人和土之间的共生关系难以言说。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再探“仁”与“中”的思想内核

下一篇: 再探“仁”与“中”的思想内核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