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传统文科生文献信息素养能力不足
 
更新日期:2021-12-21   来源:   浏览次数:16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文献信息素养的前身是文献信息检索,主要是由图书馆老师承担的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文献检索、信息检索类的课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教委下发44号文

 
 文献信息素养的前身是文献信息检索,主要是由图书馆老师承担的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文献检索、信息检索类的课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教委下发44号文件《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使文献检索课程逐步发展为全国高校普遍开设的选修课。但经过近30年的发展,传统文科学生文献信息素养培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顶层设计的缺失导致文科生文献信息素养薄弱。传统文科习惯按部就班地培养知识型人才,较少关注学生的文献信息素养培育。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对学生文献信息素养的目标设定与要求缺失,导致了大部分文科毕业生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脱节。其实,“文献”一次最早出自《论语·八佾》,孔子更是践行文献检索与整理的先驱。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文献检索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目前学习与研究,学生更是在文科传统模式培育下,对数据库、分析软件等现代信息技术非常陌生,逐渐丧失了文献检索、处理、分析能力,影响到长远的学习与研究水平。
2.文献信息素养课程结构单一导致文科生能力不足。文献信息素养课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部分学校应国家教育部要求设置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这是培养学生文献信息检索能力的最低标准。第二,部分文科高校应科技革命变革要求设置了数据库、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等计算机应用类课程,这对培养文科生的文献信息素养有一定促进作用。第三,部分高校基于“技术+人文”的交叉融合,针对自身专业特点,开设了人类语言与人工智能、信息化与汉语言文学、中文研究的数据统计分析实务类课程,这对培养文科生文献信息检索能力具有重要开拓意义。可惜,目前各个高校设置的课程层次不一,大多数只能维持国家硬性指标,至于能够进行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的课程设计,需要具备教学资源、信息化意识、学生实践认可等多个层面的因素。因此,从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来看,文献信息素养明显与新时代技术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3.传统文科文献信息素养类教学资源缺乏导致的能力不足。文献信息素养课程缺少教学资源的统筹,更少有上述模块设计,导致专业培养上学生文检能力的缺失。还有文献信息素养课程教师资源极其匮乏,常常用图书馆老师代劳,但是图书馆老师只能从工具的角度介绍性讲解平台的利用,很多学科专业内的数据库平台无法涉及。因此,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与教师这些教学资源缺乏,导致了文科学生文献信息检索能力不足,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力与科研能力的持续提升。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传统文科生文献信息素养能力不足

下一篇: 传统文科生文献信息素养能力不足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