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新时代高校推进体育“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更新日期:2021-12-21   来源:   浏览次数:11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道德养成和内化,可以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灌输和培养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教的理念,也是对学生育的实施的一

 
 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道德养成和内化,可以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灌输和培养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教”的理念,也是对学生“育”的实施的一种更好的实现。
1高校体育课程富含丰富的德育资源
在专项体育训练中,学生不断学习体育知识与技术,参加比赛活动,不断认识自我、丰富自我、挑战自我,在刻苦训练中磨练意志;遵守赛事规定,规范言行举止,团结协作,塑造健全人格,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并且在学生专项技能训练时,恰当渗透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女排精神、奥运精神等激发学生努力训练的斗志,还可以促进学生爱国情怀和拼搏精神,将压力转变为动力等思政教育元素。在训练馆、球场上,加入器材、球类收容处,学生训练前后自取自还器材,不但提高了学生主体参与度,还进行了诚实守信、合理有序的思政教育,充分发挥体育专业课程思政的德育功能。在解剖、生理、营养、康复等理论课程上,培养学生刻苦认真学习、遵守课堂纪律等修养。体育理论课程多以实践为主且专业性强、内容抽象,解剖课、生理课等课程需要动手实验。课前概述知识点,讲解实验仪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老师示范实验后学生亲手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可进行集体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讨论,鼓励学生踊跃提问、各抒己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顺应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
在高校体育专业中,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总是伴随着一定的“高峰体验”,例如游泳、体操、武术、跨栏等运动项目的教学和训练,都需要学生进行高负荷强度的训练,学生要充满信心和决心,表现出坚定与果断、勇敢与拼搏等意志品质。无论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学生在体育学习得过程中都需要合作,树立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是学生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能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熏陶和启迪,体现出时代和社会对培养目标与体育的要求。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新时代高校推进体育“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下一篇: 新时代高校推进体育“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