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这就决定了企业在产学研融合中的主体地位。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培养人才时,其所遵守的行业标准应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标准协调创新,以便企业和高职院校间加强相互联系、充分沟通,使高职院校的技能型、服务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和适应性更强,使学生在校学习实训实习后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学以致用,从而得到社会企业的认同。
要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必须走出去邀请企业所处的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体系的改进,并参与到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具体环节中来。这种行业专家需要有多重知识背景。就成都地区的发展来讲,行业专家需要拥有计算机通信、新材料、高端制造、新农业、烟草制品、物流、电子、计算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现代服务业等多元学科背景,还应具备多重职业身份——既是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又是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或创业企业家——至少应兼有三种以上的社会身份。
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相关专家的引进需要搭建产学研融合平台——其模式有如下几种。
1构建实体化运作的产业学院
构建实体化运作的产业学院,是促进校企深度融合的有效方式,是校企合作常态化的模式。成都地区高职院校应根据当地产业行业企业岗位需要,立足本校优势专业、优势师资队伍、集中精英型学生资源,与龙头企业共同构建产业学院,邀请行业专家加入产业学院,开展咨询、共同研究和协同育人工作。首先,高职院校的产业学院应就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充分沟通,达成统一的标准,并且应该具备适合高效的运作模式、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合理的人员构成。构建的产业学院可以实行理事会制度,产业学院的专家领导团队具有执行权和建议权,企业高管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决策权,并分配恰当的权重比例,对产业学院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决策,专家领导团队有集体否决权,根据行业企业岗位需要,结合学校专业特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管理制度,集中优势师生资源,同时邀请行业专家组织实施协同育人,保障经费投入、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出台激励导向政策的保障体系。其次,高职院校和产业行业企业是产业学院的共同主体,是平等互利共赢的关系,是两类具有高度互补性资源之间的全要素、全方位360度集成整合与一体化的合作关系;产业学院立足于优势学科专业与产业行业企业联系,注重从产业行业企业聘请高级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纳入咨询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高职教师理论多于实践,高级人才长期接触市场,对岗位需要和企业运行有深邃的感悟,二者融合协同,对咨询研究和人才培养大有裨益。而且,把产业学院作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场所,要根据成都地区发展的产业链需求,依托高职院校优势与特色专业,组建专业群,发挥集群优势,优化整合社会资源,合力培养出产业链所需技能型、服务型人才。与产业学院合作的企业,对其合作的咨询方案的价值评估、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估、工程化、中试、产业化等环节应实施有效的管理机制,或交由第三方机构进行。其中的中试环节由企业投资放在产业学院实施,政府给与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支持。对咨询方案或科技成果所产生的利益,由企业和高职院校充分沟通协商,共同分享,实现共赢。
2咨询与合作研发模式
企业就管理中难点问题,向成都当地政府部门提出解决需求,可交由高职院校专家咨询,专家团队对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诊断并给出解决方案。同时,高职院校应组织专家团队,在成都当地的企业联合会、工业经济联合会等机构部门牵线搭桥下,为企业做专题讲座。
合作研发方式,可以是高职院校成果转让、企业委托开发与校企合作开发。要保证合作研发顺利实施,需要高职院校从顶层设计校企合作研发机制,把企业经营目标也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使得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与产业行业企业发展相适应,强化高职院校的服务功能。
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协商研发经费的保障,形成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另外,政府部门一方面需要出台税收减免政策,鼓励校企合作研发,一方面应制定合理的高职院校生均经费标准,其标准应与本科院校持平。高职院校就校企合作研发具体项目,设立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利益与企业一同分享、风险共同承担。
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研发能力。从人文环境、薪酬福利、职称评定、规章制度等方面吸引优秀硕博毕业生到高职院校进行教书与科研工作,提高学校教师组成的层次结构。另外,对教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与研发能力,并将研发成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将成果转化效益作为激励手段,引导教师提升研发能力。同时,要保障教师有充裕的研发时间,将研发岗与教学岗剥离,并从职称评定上给出相关政策。在合作研发效果方面,首先要从企业需求出发,组建教师和企业专家研发团队,鼓励研发成果达到或超过国内外先进水平,倡导取得自主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