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初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必然性
 
更新日期:2025-02-05   来源:   浏览次数:20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高考改革正式启动。新高考撤销了文理科之间的藩篱,以专业优先为导向,驱动学生提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高考改革正式启动。新高考撤销了文理科之间的藩篱,以“专业优先”为导向,驱动学生提前规划所选择的科目、可能就读的大学或专业等,促使学生选择权的回归与着地。以往鲜为人知的、关注学生选择能力的生涯规划教育破土而出,由教育改革的幕后走向前台,成为许多学校回应新高考改革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许多学者提出生涯规划要贯穿一个人的一生。初中生面临的现实是,升入高中的学生要参加高考,提前选择大学专业;而有部分学生则会进入中职或高职院校,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所以,初中阶段更是学生定位职业发展的关键点。新高考改革的执行推动了一场初中生涯规划教育运动。
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看到未来,才能掌控现在。这句话道出了生涯规划的本质与精髓:立足现在,胸怀未来。生涯规划是一个人竭尽全力地建构未来生涯发展进程,综合考虑个人能力、兴趣、价值以及阻力、助力,看到自己喜爱之事、能做之事、可做之事,逐步建立职业理想、生存价值和自我价值,以期自己能适得其所。初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透视整个生命历程,学会思考“在当今这个生涯转变常态化的时代下,要过一种怎样的人生”,唤醒学生的应变意识,教给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知识、技能与态度,激励学生把一段一段割裂的被动人生转变为持续生长的主动人生,拥抱自我赋义、富有意义的生活 。
生涯之路是寻求个人“心之所安”,是对人生近景及远景的设想。初中阶段是自我意识、兴趣、性格、才能逐渐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树立职业抱负的关键时期。初中生主要的发展任务是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形成积极的生涯认同感,初中教师要辅导学生探索兴趣和才能,多渠道探索职业兴趣,了解高中课程,将当前学习成绩与事业规划联系在一起,并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2]。对初中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是教育发展到一定新阶段、面临新问题的一种创新式解决方案,是现代初中教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实质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对唤醒初中生为自己成长负责的生涯规划意识,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灵活做出生涯决策具有深远意义。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初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必然性

下一篇: 初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必然性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