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育人从最初“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相对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再到“三全育人” 框架下的“心理育人”,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个别育人到全员育人,心理育人体系趋于成熟,育人成效逐步显现。
1高校心理育人的理论依据
高校心理育人从其逻辑起点至今就受到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西方心理学理论的影响,这两者构成了心理育人主要的理论依据。心理育人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以及实现人的社会价值的思想为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提供了重要且深远的理论指导[25]。马克思主义的发生方法侧重于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来揭示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着重讨论的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另外,心理学最初从西方引入中国,至今仍受到西方心理学的影响,后期又受到俄国的影响,心理学理论揭示了人类心理成长的客观规律,为心理育人提供了育人依据和育人思路,代表性理论有皮亚杰理论[26],维果斯基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27]。皮亚杰的发生学方法侧重于从认识发生发展的微观视角来揭示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着重讨论的是认识发生发展的微观机制。皮亚杰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唯物史观理论基础、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环节、主客体的辩证统一、主体认识的能动性、认识结构的渐成性等方面具有相同点。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发生学方法为皮亚杰的发生学方法在广度上提供了宏观视野,皮亚杰的发生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发生学方法在深度上做出了微观论证。 维果斯基强调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与当前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的主张殊途同归,可以有效融合。今后的心理育人工作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引领,并进一步探索两者的有效融合,与此同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
2高校心理育人的逻辑源头
高校心理育人的逻辑源头源于德育教育的内在需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高校在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涵时,将心理健康引入高校[2],作为思政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关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同德育教育目标具有内在统一性,从此高校心理育人不断发展壮大,如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相互渗透,逐步形成了我国思政政治背景下的心理育人体系。
2高校心理育人目标
心理育人将过去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到育人高度,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即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统一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总目标。思政工作者只有始终站在育人高度,着眼大局,正确认识心理育人的价值定位,就会更加认清心理育人在实现立德树人总目标的重要意义(马建青,2018),心理育人的目标是融合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育人理念的实践落实和集中体现,心理育人目标具有时代意义。
3高校心理育人的实践路径
2017年12月,教育部颁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为高校心理育人的实践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实现心理育人的五个具体途径。当前各高校围绕这五个方面,结合各自学校特色,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育人实践经验,为高校心理育人的实践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