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森林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更新日期:2021-12-27   来源:   浏览次数:18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森林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森林保护专业是以生态学和经济学为基础,与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森林培育学、气象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学科定位从

 
 1.森林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森林保护专业是以生态学和经济学为基础,与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森林培育学、气象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学科定位从专业建立之初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治,过渡到今天的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为目标,定位日益清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经过老一辈森保学者的不懈努力,目前森林保护专业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多所高校的森林保护学科被评为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并建立了多个博士授权点。30多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交叉学科的发展,新兴学科被广泛用于森林病虫害的鉴定和多样性分析中,对于推动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意义重大。此外,随着现代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林业单位对培养创新拔尖的森林保护专业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农林高校在森保人才培养过程中设立了多个综合实践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综合实践操作能力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系统治理能力,符合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2.森林保护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森林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中长期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没有形成协同效应,而是互不兼顾、有所脱节,仅凭借思政课程来培养学生德育是不够的,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对森林保护专业人才的需求,没有回归立德树人的根本。国内开办森林保护本科专业的高校约16所,其中: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森林保护专业开办早、基础条件好、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但部分高校森林保护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教学资源和实践基地匮乏、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繁多,且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很多本地林业有害生物在教材中只字未提,致使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锻炼,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科学研究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新形势下森林保护专业人才培养要注重科研训练,提高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创新性。目前,针对森林保护专业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数量不足、人才分布不均衡,在开设森林保护专业的高校中仅有3所位于西北地区。虽然西北地域辽阔、植被类型丰富、病虫害多发,但由于经济落后,生态环境恶劣,以致教学资源匮乏和专业人才缺稀。此外,我国森林保护专业还存在国家资金投入少,国际合作交流机会少,学生和青年科教人员少,拔尖创新人才少等问题。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森林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下一篇: 森林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