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思政教育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融合思路
 
更新日期:2025-01-20   来源:   浏览次数:18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网络课程不仅仅只是计算机、电子信息和通信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现逐渐成为理工科各专业学生公共课程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网络课程不仅仅只是计算机、电子信息和通信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现逐渐成为理工科各专业学生公共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各层网络协议、网络层与网络互联、网络应用和网络安全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数据通信与各网络层的工作原理。
(一)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将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相结合
明确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大纲中的思政教育切入点。教学大纲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根据《计算机网络》课程特点和德育内涵,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在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课程的德育目标内容。围绕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内容,开展思政课程的研究,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融合,让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程知识的教学中得以体现。
在对“网络安全”章节内容讲解的过程时,针对“机密性与密码学”等计算机网络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针对机密性的扩展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在大的网络背景下个人的隐私安全如何得到保障、个人的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乃至上升到国家机密信息的保护;提升学生保护个人隐私、保护国家机密信息的意识;提高学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对网络安全的理解,并且能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上避免个人隐私和国家机密的泄露,从而提升学生爱国守信等方面的价值认知水平。
对“物理层的传输媒体”针对导引型传输媒体即“光纤”,作原理讲解时,向学生介绍我国的“光纤之父”赵梓森院士。通过对当时的光纤研发过程以及结果做总结,光纤的研发使我国的光纤通信进入实用阶段,中国也走进数字通信时代;通过对“光纤”的讲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感受上一代爱国科学家自强不息的精神。非导引型传输媒体即无线网络的传输媒体做讲解时,通过向同学介绍华为在5G技术全球领先的卓越表现;通过对我国民族企业在技术方面领先世界的例子引入大国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科技强国、技术强国的宏大目标,培养学生精益求精、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敬业精神。
(二)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
1.互动教育,即对最新发生的案例讲解分析。在最新案例出现时,当今网络环境能让学生更便捷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而教师则需要对案例做更详细的专业知识分析,在课堂上通过案列引出课堂内容,让原本枯燥的专业知识显得有趣生动。并且针对不同的案例融入不同的思政元素,如针对“网络病毒”相关案例可以加入对国家安全层面的思考、针对“智能家居”相关案例可提出万物互联并融入科技强国、爱岗敬业等思想教育。
2.翻转课堂,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教学。任课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后任务,在“网络应用”这一章,课后作业是以课程小组为单位制作有关“遇见世界,面向未来”的宣传海报,面向社会、面向社区讲解网络发展对生活带来的便利。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回报社会意识以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开展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竞赛。设立奖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涉及内容不仅限于课堂专业知识,可以针对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发展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做出问题预设。如网络安全、国家网络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在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更多了解到了国家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而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培养积极的爱国主义精神。
4.增强教师在高校思政教育的指导地位。高校应正确认知教师和学校对学生思政教育的权威性和,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将思政教学思想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提高思政教学的趣味性。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教学优势,积极收集优质思政教学资源,进而加深学生对教师权威性认同感。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思政教育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融合思路

下一篇: 思政教育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融合思路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