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字汇·辨似》与《字汇·醒误》的示范作用
 
更新日期:2021-12-28   来源:   浏览次数:18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字汇辨似》是将易混淆的字进行区分(主要是形近),进行区分的字都是客观存在且不存在任何结构上的错误的。《字汇辨似》中对易混淆的字进行了区分,

 
 《字汇·辨似》是将易混淆的字进行区分(主要是形近),进行区分的字都是客观存在且不存在任何结构上的错误的。《字汇·辨似》中对易混淆的字进行了区分,列有两字相似的、三字相似的、四字相似的、五字相似的、六字相似的例子共计200余组。如,通过“裸”和“祼”字等正确区分了“衤”“礻”旁,也区分了“丐”和“丏”等单音节词,在进行辨似时,梅氏对字形和字义的区别都进行了阐述,以突出差异。
《字汇·醒误》是将容易误用的字进行区分,误用的主要原因或许是字形相似,或许是在该用正字的时候选用了俗字。诚然,由于时代局限性、个人主观性等多重原因,《字汇》中的许多地方违背了其本身的收字原则,但这不属于本文所提出的需要学习的地方,故不多做赘述。《字汇·醒误》共收27组字,除了1组一对二的情况,其余26组均是一对一构成一个字组。例如:“瓜”与“苽”、“梏”与“栝”等。与《字汇·辨似》相同的是,《字汇·醒误》也给出了单字的音义。
我们在调查走访中发现,中小学生的错别字现象较多,主要是无法区别类似的部件或部件笔画不明。如“摘”的右半部分写为“商”、“尴尬”二字误以为是“九”部(实为“尢”部)、将“虎”的部件误写为“厂”、“寒”与“赛”不分、“的”、“地”、“得”不分、“在”、“再”不分,“到”、“道”不分等,除此之外还有“邻”和“陪”类左右结构的字调换顺序等。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合称。“错字,指写得不成字、规范字典查不到的字。别字,又叫“白字”,指把甲字写成乙字。”简言之,错字是不存在的字,别字是存在但用错地方的字。即《字汇·辨似》以及《字汇·醒误》中都是存在的字,只是有可能用错地方,即有可能成为别字。
我们对以上收集到的小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进行分类可以发现:别字如“在”与“再”、“寒”与“赛”、“到”与“道”、“的”、“地”与“得”等;“造”出来的错字如“摘”的右半部分写为“商”、“尴尬”二字写为“九”部、将“虎”的部件误写为“厂”、“邻”和“陪”类左右结构的字调换顺序等。《字汇·辨误》中并没有提到错字,但这仍属于“误”,需要“辨”。
尽管导致错字或别字出现的原因很多,如教师的教学方法与重视程度、汉字本身结构复杂以及笔画多等,但作为通用的工具书,字典应尽可能完善以满足受众需求。
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的王筠曾在《教童子法》中提到“蒙养之时,识字为先。”吕叔湘先生曾说:“识字这一关如果过得不好,读书、作文都有问题。所以说,语文教学应该以文字为重点。”
我们发现,在《新编学生字典》(第2版)中部分单字字头下已经出现了形近字说明,即“辨似”,如“掣”和“挚”(59页)、“栋”和“拣”(111页)、“署”和“暑”(468页)等。以《字汇》为范例则可在附录中加入“辨似”的内容,《新编学生字典》(第2版)在正文中进行辨析的体例也可借鉴。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字汇·辨似》与《字汇·醒误》的示范作用

下一篇: 《字汇·辨似》与《字汇·醒误》的示范作用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