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供给侧改革与高质量就业的关联性
 
更新日期:2021-12-29   来源:   浏览次数:16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供给侧改革与高质量就业的内涵19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穆勒提出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即萨伊定律,土地、劳动、资本、技术、制度等供给侧因

 
 (一)供给侧改革与高质量就业的内涵
19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穆勒提出“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即萨伊定律,土地、劳动、资本、技术、制度等供给侧因素制约着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市场的自我调节可以保证经济发展的供需平衡,实现就业的均衡状态。而随后西方经济的大萧条引发了对以萨伊定律为首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批判和颠覆,供给侧经济学迎来了第一轮否定。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主张扩大政府财政支出,通过增加需求来刺激经济复苏的凯恩斯主义无能为力,供给学派应运而生。作为西方供给侧经济学发展的第二阶段,“供给学派在继承“萨伊定律”宏观经济认知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在供给侧,并细化了经济管理的内容和手段,重点关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强调通过减少税收等手段刺激经济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供给学派引发了巨额财政赤字,凯恩斯主义随之复辟,供给侧经济学迎来了第二轮否定。之后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供给管理学派应运而生。其充分重视制度供给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保障性作用。
近年来,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催生了中国新供给经济学。该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注重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指出供给侧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强调从中国改革实践出发,将理性的供给管理与合理的需求刺激相结合,从供给侧发力化解潜在风险,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包容性和创新性。2015 年 11 月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自此,我国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正式拉开序幕。“十三五”时期,我国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其作为经济发展和工作的主线,着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不断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由此可见,新供给经济学构成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以供给端的因素作为宏观调控的着力点,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在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收入结构、排放结构等层面的结构矛盾问题,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解决结构性发展瓶颈,进一步放开要素市场,矫正要素配置扭曲,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打造经济发展新驱动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强调:“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而“新生代构成了劳动者主体, 就业价值观从“有工作干”向“干得体面”跃升,他们最期盼、 最关心的是问题是“工作得更好””。因此,高质量就业成为新时期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在现行就业质量指标体系下,高质量就业主要涉及安全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状态、可胜任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报酬、完善的社会保障以及和谐的劳动关系等6大维度。其主要是指: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拥有稳定的就业环境、公平的就业机会,较高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就业关系,所从事的的工作与专业匹配度较高,能够实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满足、个人价值和国家发展的统一等。
(二)供给侧改革与高质量就业的相关性
从本质上而言,高质量就业与供给侧改革是相通的。供给侧改革是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背景下提出的,从供给侧入手,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最终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供给和需求亦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有序运转的内在逻辑和永恒主题。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到来既提高了我国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也带来高校毕业生供给规模逐年攀升、供给结构不合理、供给质量不够高等问题,逐渐加剧了我国就业市场供需错配、供需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大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聘难”现象长期并存。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合理匹配是高质量就业的前提,因此,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对高质量就业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的适切性。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供给侧改革与高质量就业的关联性

下一篇: 供给侧改革与高质量就业的关联性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