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发挥社会在开展劳动意识培育中的支持作用
 
更新日期:2021-12-30   来源:   浏览次数:17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要发挥社会在开展劳动意识培育过程中的支持作用,大力营造劳动光荣、创

 
 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要发挥社会在开展劳动意识培育过程中的支持作用,大力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劳动文化;整合社会资源以拓展劳动实践活动场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以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提升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价值的认同,为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引导社会舆论,弘扬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每个时代的劳动方式、劳动环境有每个时代的特征,每个时代的劳动意识培育也应带有时代的烙印。新时代下应引导新闻媒体弘扬正确的劳动观,即宣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聚焦时代特征,讲好普通劳动者的故事。以往我们在宣传劳动模范时,多将典型人物完美化、理想化,导致普通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劳动能力和劳动品质与劳动模范相差甚远。而现在挖掘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故事并进行宣传,引导社会舆论以弘扬正确的劳动观,往往会拉近大学生与劳动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感染力。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多家新闻媒体将眼光对准奋战在一线的普通医护人员、警察、外卖骑手、志愿者等等,跟踪报道他们在疫情期间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让大学生感受到岁月静好的生活背后是其他劳动者的默默付出,不失时机弘扬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培育。此外,新时代弘扬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也要回应和纠正错误的劳动观,引导劳动者关注自身的发展,不仅仅是“苦干”、“多干”而且要“实干”、“巧干”。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中的“打工人”作为对所有从事体力劳动或者技术劳动的人的统称,反映出人们在自我认知上的觉醒,认识到并非只有拿着较低的薪水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才是“打工人”,而是大家都是“打工人”,主流媒体也对此流行语进行了及时的点评报道,有助于大学生消除“职业鄙视链”,转变陈旧的劳动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主动劳动的意识,提升自身劳动素养。
(二)整合社会资源,拓展劳动实践活动平台
对于大学生来说,仅仅能够在学校里进行劳动实践无法满足培育劳动意识的需要。因此采取一定的整合措施,将劳动实践场所从校内拓展到校外,充分利用包括场地、经费、人力、信息等等在内的社会劳动意识培育资源是十分必要的。高校可主动沟通和联系劳动实践基地、社区服务机构等,建立多种形式的劳动意识培育实践基地。不仅有利于促进地方的发展而且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意识。例如,医学类高校可为学生联系民族地区或者贫困地区的医疗点作为实习机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以致用,也能够体味医者仁心,树立友爱精神;师范类高校可主动联系希望小学等,让师范生能够在“希望工程”学校实践基地中支教,提前参与到教学劳动当中,培育师范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园丁”精神;民族类高校的学生可去往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进行“三下乡”等服务性劳动,利用所学知识技能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同时,也感受多民族文化精神,加深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的重要性的认可,增强责任意识和劳动荣誉感。因此,整合社会资源来拓展劳动实践活动场所,有助于让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能够在实践中培育劳动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劳动中成长成才。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发挥社会在开展劳动意识培育中的支持作用

下一篇: 发挥社会在开展劳动意识培育中的支持作用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