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对个体的行为影响巨大,这是东西方文化达成的共识。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相信个体的发展是其自身与所在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他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该理论指出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四个层次的系统之中。这四个系统包括:由个体所在家庭、学校和同龄群体构成的直接环境,称为微系统(Microsystem);由诸如家和学校之间的微系统的联系构成的中系统(Mesosystem);微系统的构成成分所处的环境(例如父母的工作场所),即对个体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条件构成外系统(Exosystem);更高层次的文化背景构成宏系统(Macrosystem)(例如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地方的风俗习惯,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等等)。发展培育健全人格,养成善良宽厚的心性品质才能真正防范校园欺凌。而人格心性的养成不是一己、一家、一地、一方之力可以达成,根据“生态系统理论”,从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不同层次制定立体化全方位的善良教育策略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一)家庭是善良教育的启蒙之地
家庭是善良的萌芽之地。父母是孩子人生最初的导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孩子行为性格的范本。首先,父母应当从对人的关系上为孩子做出榜样:对父母长辈孝敬有礼,对亲友邻居友善乐助,对晚辈幼小关心爱护,对老弱病残同情照顾。其次,父母还应当从对物的关系上为孩子提供表率: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合理分享,杜绝浪费。这样的父母自然而然在孩子心中播下善良的种子。
不合格的父母很难为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反而常常给孩子心灵造成创伤,甚至给整个社会造成损失。如果夫妻不和,争执不断,对孩子缺乏耐心,动辄打骂,孩子很容易养成暴躁易怒的脾气,入园入学后也很难和同学友好相处;又或者溺爱孩子,孩子养成自私骄纵的性格,入园入学后也会遭遇人际关系挫折。这些情况都为将来的校园欺凌埋下隐患。民政部应当实行父母资格培训和考试制度,在夫妻计划生育申请准生证的同时,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颁发准生证。
(二)学校是善良教育的集中训练营。
中国一直有推崇“善”的传统,但是我们对于善念的培养更多是观念的灌输和事迹的宣传。面对校园欺凌的严峻形势,我们更应该从技术和方法上去践行“善”。当务之急就是要落实德育教学,在德育教材中要明确有善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全社会和学校都要转变观念,意识到品德形成远重于成绩分数,要改变过去德育只是在口头上、书面上、会议上重要的状况。
首先,德育教学要教会孩子觉察“善”。教师应带领学生辨析善、感悟善、体验善。为灾区捐钱、为边远困难地区捐物是善,但弯腰捡纸片、和同学共享一把伞也是善。教师要启发孩子们列举日常生活和学习游戏中的各种“善”,例如父母长辈老师对我们关爱的例子,同学朋友对我们友爱的例子等等。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小小的物品都可能满含善意。在这种觉察中体会“善”的内涵。当一个人感受到了善意,他就很难产生欺凌的意图。
其次,德育教学要教会孩子表达“善”。心中有善意,但是要让人确实感受到善意需要技术。我们观察到,有的学生不礼貌地触碰别人或是言语上冒犯别人,但实际上他并非存心要伤害或是冒犯,他只是在发出友谊的讯号而已。他是想引起他人注意和反应,借以和他人产生联结。然而这种“善意”被人感受为“恶意”就是技术上的幼稚和失误,需要得到及时的纠正和指导。这个环节,可以通过设置情景和角色扮演来进行训练。
第三,德育教学在传播善的理念、观看善的影片、分享善的故事之后,还要布置善的作业,就是“日行一善”。把善良具化为日常点滴,积小善成大德。可以在班级开辟“日行一善”记录墙,每个人把自己每天做的善事写到墙上,或是写“日行一善”日记,定期分享,让孩子们养成“善良”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