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师生参与、需求导向、全面发展”的工作理念,强力整合各方资源,结合传统节日及新生入学、奖助学金评审发放、毕业生离校等时间节点,紧密围绕“立德树人”为主线,以学生成才为价值导向,搭建成长关爱、学业帮扶、励志强能“三个平台”,优化“助学·筑梦·铸人”征文、“国家奖学金优秀人物事迹展”、“能力素质培训营”、“学业帮扶”、“诚信教育月”等品牌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扩展资助育人内涵化建设,以精准帮扶为指引,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初步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1精准识别——构建学生资助信息化平台下的“一采二评三访四深入”的认定工作机制
高校应完善资助育人信息化平台,做到资助政策的“信息化宣传”,资助评审的“信息化管理”,资助公示的“信息化监督”,同时为更好地精准识别,应扎实做好“一采二评三访四深入”的认定工作机制。“一采”是指基础信息采集,包括学生的个人及家庭成员相关信息,家庭地域、收入支出等,完善贫困生信息数据库。“二评”指线上量化测评和线下民主评议相结合,通过系统构建数据分析模型量化测评初步给出认定等级建议,再由线下民主评议小组成员根据学生家庭情况信息及系统初步测算建议并结合候选学生在校生活消费表现,确定贫困认定等级,提高贫困认定的精准度。“三访”是指当面访谈、电话询访和家庭寻访,多渠道、多途径核实学生提交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同时排查其中由于性格内向、自卑等未申请贫困认定的学生,确保家庭经济不困难学生不会纳入贫困生库,并且不遗漏一个贫困学生,确保国家资助用在“刀刃上”。“四深入”指的是深入教室、深入班级、深入宿舍和深入食堂,高校辅导员及班主任应及时深入一线,准确掌握学生家庭突发变化及困难,科学研判学生在校表现,及时调整认定结果,提高精准识别的时效性。
2.精准定位——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提供与之相匹配的、兼顾保障型和发展型资助的帮扶措施
学生资助须坚持把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资助工作重心下移,准确掌握受助学生的具体需求,并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帮扶方案才是精准资助的关键,例如“经济解困计划”“学业提升计划”“思想引领计划”“健康身心计划”“能力提升计划”“品格锻铸计划”等。高校应通过多种途径深入了解学生个人发展需求,只有把学生现实需求摸准、摸透,并以科学的理念、制度、方法推动完善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确保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加强,提高资助育人的针对性,助推具有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