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生源质量问题。近年来,人口出生率下降,教育适龄人口减少,出国留学人数增加,国内高校可招收的生源总量在萎缩,同时,公办高校设立独立学院、开设新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挤压了民办高校的生源空间。部分农村藉学生,因学费、就业前景等问题,不看好高等教育,选择打工赚钱。目前,民办高校可招收的生源少、质量低,影响了高质量发展。
第二,管理质量问题。目前我国部分民办高校实行家族式管理。家族式管理是家族成员占居学校关键岗位,对学校享有控制权、资产受益权、继承权的一种管理模式。家族式管理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从有利的方面来说,家族化管理在学校初创阶段,有利于快速决策,降低成本,解决办学难题;从不利的方面来说,家族化管理,不符合现代高水平大学发展的需要,不适应现代大学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共同治理、合作治理的管理结构和发展趋势,不利于广开言路,广纳贤才,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三,办学特色问题。总体上,民办高校办学规模大,办学特色不明显。民办高校走的是规模发展道路,一边扩大校园规模,包括创办新学校、扩大校园面积、吞并其他学校;一边扩大生源规模,招收多种类型的学生,包括第二学位学生、“3+1”自考生、专升本学生、单独招收学生等。在规模扩大过程当中,为了适应市场需要,招收更多的生源,不顾长远发展,频繁更替学科,设置热门专业,造成多所高校都设置相同专业的情况,使这些高校都没有自身的学科专业特点。民办高校办学历史短,物质文化建设不足,精神文化底蕴不深,校园学术活动少,精神文化活动水平不高,学生社团活动缺乏有效的规范指导,这使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也没有自身的特点。没有特色影响了知名度的提高,也影响了高质量发展。
第四,经费来源问题。民办高校是家庭或企业创办的,30多年来,主要依靠自筹经费进行建设与发展,而且学费是主要的办学经费来源,学费占办学经费大都在85%以上,有的学校甚至达到100%。学费收入有限,国家投入经费少,社会募集困难。有限的办学经费仅够支持教职员工工资、维持教学运转和基本的办学条件,没有足够的经费进行教育创新、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走“以学养学”的单一经费筹措之路,束缚着民办高校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