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空间”的定义,爱德华·索亚认为空间有三种类型,物质空间、想象空间和生活空间。其中“生活空间”便是索亚极力阐述的“第三空间”。在第三空间中,真实和想象的空间并存,突破了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又包含于其中,具备了无限的开放性,对“空间”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在列斐伏尔的基础上,索亚建构了一个新的空间思考模式,即以空间为切入点,对物质空间和想象空间详加分析,同时又超越两者,完成对二元空间的肯定性解构和启发性重构,形成一个三元的、开放的空间体系。尽管“第三空间”理论取决并应用于城市范围,但笔者认为,私人化空间是第三空间的集中表达。空间不止是人、事、物发生的环境,还有错乱时间线下人们留有的痕迹,因此人们把空间作为物质基础和情感寄托,个体的主观性涌进空间和现实周转,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拼凑出此空间“真实”、立体的面貌。
索亚描述的“第三空间”是不同于第一、第二空间的,处于真实与想象之外的,同时又融构了真实与想象的空间,是对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解构与重构,是差异与开放的混合物,是超越意义的空间。而私人化空间的私人记忆是电影作者创作的梦境空间,因其梦境参杂的主观性导致真实与想象空间所占比重不断变动,但无论如何此空间的构造都是以真实空间为基础,通过感知和经验的再加工后,创造出一个独属个体的空间模式。
电影作者的私人化空间呈现最为直接的是书写自己的家乡,因此私人化空间成为推动叙事发展的基础。贾樟柯以自己的家乡——山西为取景地,描写山西汾阳小城青年“手艺人”小武、随一个时代辉煌又随一个时代没落的斌斌以及无业青年爱骑摩托车的小济。贾樟柯的私人化空间是山西,影片呈现内容是山西这个空间对人产生的影响。这个“人”可以是小武、斌斌或是小济等一类人,因此可以说贾樟柯在电影中表现的私人化空间属于贾樟柯那一代人的记忆。正如贾樟柯自己说:“我选择人海里面这样一个普通人,普通的职业、普通的身份,恰恰可能是因为他所代表的人群是巨大的,有样本的价值。但不同于贾樟柯所记录的“一代人”的私人化空间,毕赣拍摄的《路边野餐》是私人化空间下的个人记忆,独属于毕赣就像荡麦独属于陈升。
毕赣共拍摄两部院线电影,另一部是《地球最后的夜晚》,同样运用断裂性空间叙事,但因资本的入驻,宣传和营销成为作者个人特色华丽的外包装,无法将私人记忆最大化呈现。而《路边野餐》选用非职业演员,并且由毕赣的亲戚亲情出演,这种原生态的方式最能接近私人化空间的私人记忆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