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anen,Kujala,Tervaniemi & Huotilainen(2013)用一项清晰的实验为产前学习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合理论点。他们利用认知电位原理,大范围地接触一段旋律,从而诱导出持续几个月的神经表征现象。此外,胎儿在子宫期间感知音乐,特别是母亲歌唱的声音(Cevasco,2008)引出了音乐心理话题,即胎儿学习机制和神经中枢大脑发育是密切相关的,正确的听觉经验被认为是早期脑成熟所必需的条件,也是健康的神经发育的潜在促成因素(McMahon,Wintermark,&Lahav,2012)。
胎儿实际在学习什么?产前刺激如何增强早期大脑成熟?这两方面对产前音乐教育至关重要。这是两个不同视角下的问题,本文用一个新的问题加以补充,即在子宫内,接触音乐如何影响围产期和产后行为?Arya,Chansoria,Konanki & Tiwari(2012)使用布雷泽尔顿(Brazelton)新生儿行为评估表来评估产前接触音乐对符合孕龄的新生儿行为的影响。在怀孕期间接触音乐的母亲,其婴儿表现出更好的集群性,在定向和习惯化方面也显示出最好的效果。这些结果与巴西的研究相一致(Tabarro,de Campos,Galli,Novo,& Pereira,2010),表明在产前音乐感受性训练过程中,使用接触音乐的方法可以大大减轻压力,“并使婴儿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里更容易调理”。
除了产前音乐活动的这些循证益处外,还有些观点认为产前音乐教育将使孩子更聪明。虽然我们严格反对这一立场,但本文还是强调产前的声音刺激可能诱发更微妙的认知机制。转化研究和跨学科综合研究观点指出,声音刺激对胎儿大脑发育有高度影响。音乐现在被认为是促进个体完整生命周期中神经可塑性的重要手段(Wan & Schlaug,2010)。
表观遗传学提供了一个补充的观点,强调音乐对神经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在临床背景下,这个仍然年轻的学科更侧重于病理、表观遗传和变化的环境因素(Lo & Zhou,2014)。但也有强有力的论据(Brigati et al., 2012)说明音乐对我们的大脑和智力有积极的后天影响。跨学科研究使我们能够将音乐理解为一种增强神经生理机能的手段。神经生理是心智、认知和学习过程的前提条件,这些理论明确地倡导音乐活动整体的连贯性,质疑单独的产前音乐刺激对孩子的才智和智力特征有显著、积极的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