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变思想:“课程理论+实践”灵活运用强化手段完善课程设计
体育课程是学校研究的重点领域,体育课程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学校体育的质量。学校体育的的良好发展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若要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品质以及实践动手能力,首先就要构建优质的体育课程体系,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走访调查,针对当前的体育课程现状,其中一体化体育课程最为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宗旨,一体化课程体系就是将体育理论教学和体育运动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的课程,它的主要特征是“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体育课程内容总体上划分为四大部分,即体育文化课程、动作技能课程、体能课程、生命教育课程。根据这四大部分,教师在进行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堂的真实情况合理运用强化手段,例如在动作技能教学中,学生进行篮球原地运球学习,教师通过正规的教学示范,明确学生在教学中所期待的行为,同时不断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强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与教师的示范进行对比,也在不断的进行自我强化。在这期间,教师要针对一些技术掌握良好的同学,采取积极强化的方法,通过点头、微笑、手势和语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肯定;另一方面,学生的得到教师的肯定,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课堂的氛围会更加浓厚。
在理论教学中,要不断促进学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的形成,根据学生的身心成长阶段,教师通过讲解人文典故、体育竞赛、体育明星和体育礼仪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强化,弥补实践教学中的不足,更大程度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保证了课程设计的连续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得到有效的提高。
2科学运用强化时间表,改进体育教学方法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在全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座谈会上指出,体育教学改革重在“教、练、赛”。通过“教、练、赛”一体化课程模式,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健全人格品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及训练、竞赛体系更加完善和科学。那么,“教、练、赛”一体化将是今后学校体育改革之重点方向,实施一体化课程模式,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斯金纳强化理论中的强化时间表进行强化,同时,在强化中,应注意调节强化的频率和间隔的时间,过高频率的强化,会导致学生的期待值、学习兴趣下降;反之,强化的频率和力度不充分,也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动机,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