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一词来源于西方,也称为女权主义,主张消除性别主义,达到两性平等。十八世纪女性运动在西方拉开序幕,十九世纪末,女权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如火如荼的开展,呼吁男女平等,争取女性的劳动权利,政治权力等,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法国思想家波伏娃的《第二性》出版,被尊称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权运动的第二次浪潮使得女性主义从社会学领域蔓延到其他学科,女性主义批评成为一种文本批评,涉及到了多个社会科学领域,给人类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这种理论批评同样也运用到电影学当中,劳拉·穆尔维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就是用女性主义批评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的男权意识,她揭示了在好莱坞电影中女性的被看地位,这篇文章对世界电影理论研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从自由女权主义到后现代女权主义,西方的女权运动经过几次浪潮的洗礼,使得西方人的性别意识更为明显,在中国,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五四运动前后,五四运动时期人们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提倡新思想,以男女平等、平权为核心思想的女性主义自然得到了有识之士的推崇,此后,在各大政策的积极倡导下,女性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和平等,在社会各个行业开始拥有更多的主导权,这一点在电影业就有很明显的表现,黄蜀琴、张暖忻、胡玫、王萍等女导演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男导演独霸摄影机的局面,拍摄出许多具有女性关怀的影片,为电影业创造了更多的活力。但相比西方的女权运动,中国女性的性别意识还没有那么高。我们时常看到以电视剧为代表的大众媒体还是没有摆脱对女性的刻板成见,不断地树立传统女性榜样和模范,并在传播过程中重复这类典型,从而使大众对何为女人产生固定的准则和规范,②如《渴望》中的刘慧芳,善良、隐忍、无私,这样一位圣母般的好母亲、好妻子,在潜移默化中使大众对女性形成了道德化的评价标准,甚至女性本身也会向这类模范和典型学习,在后天社会规范的熏陶下,女性成为他者。正如布尔迪厄在《关于电视》所说:“电视不利于表达思想,它必须在’固有思维’的轨道上运作”,③电视作为目前的主流媒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通过议程设置的方法,形成社会主流的文化范式。
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并没有真实而深刻地描绘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状态,往往呈现在屏幕上的不是温顺善良的妻子和母亲,就是作为色情、暴力的符号。《破冰行动》作为一部主旋律连续剧,无论是主角还是创作班底的构成上,都以男性为主,因此整部电视剧很难摆脱父权体系下的男性视角,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传统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电视剧的创作。《破冰行动》更像是一部男性群像戏,创作者在对男性角色的塑造上用了大量的笔墨,正面人物以李维民、李飞、赵嘉良、蔡永强为主,反面人物以林耀东、林宗辉、马云波为主,在正反两派的阵营构成上,女性则是处于边缘、他者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