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系统的现状
 
更新日期:2022-04-15   来源:   浏览次数:11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高职留学生教育生态系统以来华留学生为主体、以高职院校为主导,以政府、产业、社会为支持,通过专业学习、语言交流、文化影响、价值观熏陶等多个层面

 
 高职留学生教育生态系统以来华留学生为主体、以高职院校为主导,以政府、产业、社会为支持,通过专业学习、语言交流、文化影响、价值观熏陶等多个层面发挥协同作用。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外部生态系统和内部生态系统的协同合力,在现实运行过程中,外部生态因子和内部生态因子在促进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同时,也由于合力不足、效率不高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发展。
(一)外部生态因子协同合力不够
作为一种教育服务贸易形式,来华留学生培养涉及多个利益主体,政府、企业、行业作为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系统的外部生态因子,如果不能有效整合,通过高度共识形成各方合力,高职院校将会面临单打独斗的困境。
目前,从政府层面来看,政府虽然重视在国际产能合作、能源资源合作、社会人文交流等领域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建设,并启动人才培养的项目给与了本土企业走进“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才支持,但缺少专门面向“一带一路”跨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强制性法律法规。已有政策对“一带一路”跨国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激励性、约束性和问责性作用并不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带一路”企业参与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由于教育、企业和行业分属不同的政府管理部门,同级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性不高客观上制约着“一带一路”跨国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成效。另一方面,省级和地市级政府缺乏配套的面向“一带一路”跨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施条例和细则。这直接影响了“一带一路”企业参与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的落地效率。
从企业层面来看,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企业中,涉及制造、建筑、金融这三类的企业影响力较大。对通晓国际规则和符合国际产业标准的高水平技能人才有着迫切需求,但在企业的社会责任与逐利行为尚不能完全统一的当前阶段,企业首先关注的是经济效益和生产程序稳定化,往往通过与高职院校签订当地来华留学生的短期技能培训项目,从而填补人才需求的空缺。“一带一路”企业与高职院校并未建立起产教融合培养来华留学生的常态机制,围绕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开发、创新职业技能培训、师资培训等一些周期长、见效慢的产教融合项目,“一带一路”跨国企业的参与意向并不强。
从行业层面来看,“一带一路”行业协会是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海外投资中行业自律、产业合作与人文沟通的重要平台,帮助走出去的中方企业应对多边经贸关系不确定性、预警海外投资的不确定风险以及在国际经济博弈中保护我国行业公共利益等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一带一路”行业协会尚未涉足于“一带一路”企业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对产业和高职院校的资源的对接、协同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协调、指导、监督评价等作用。
基于此,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和行业尚未建立起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协同发展机制,缺少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制约了来华留学生教育外部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二)内部生态因子效能释放不充分
在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系统中,高职院校起主导作用,决定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因子发挥的成效,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和优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课程实施、教师服务水平、职业技能培训等内部生态因子效能释放并不充分,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在专业设置方面,因高职院校主要面向本国学生开展学历教育,来华留学生教育起步较晚,并未专门针对来华留学生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发展需求和进入“一带一路”的本土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专业设计和整合,专业设置和“一带一路”产业需求耦合度不高。这一点在来华留学生的专业选择方面也得到一定程度验证。根据中国教育部发布统计数据,2017年有近50万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从学科分布来看,来华留学生学习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数量仍排名首位,占总人数的48.45%;学习工科、管理、理科、艺术、农学的学生数量有所增长,但并没有看到明显的从传统中文、历史专业到其他自然和社会科学的转变。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更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其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但高职留学生选择的专业大多集中于实习实训比重相对较低的文科专业,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这一特色和优势并未在来华留学生专业设置方面得到充分体现。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系统的现状

下一篇: 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系统的现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