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学外译的研究重镇,现存鲁迅英译研究以译者为切入点的较少,且文章多聚焦译者主体性,少关注其多重身份。陈荷男(2005)以《阿Q正传》的杨、莱译文为例,探讨了文学译者主体性的内涵、表现、所受限制及对翻译的利弊。刘少仙(2007)基于全球化语境,以《阿Q正传》的杨、莱尔译文阐明了翻译目的与方法的联系。吴晓冬(2010)从3个层面考察了杨和莱尔的译者主体性对译本生成的影响,认为意识形态差异导致译者在原文选择和解读、译文处理和文本信息传递上存在差异。孙智伟(2012)借《伤逝》的6个英译分析了影响译者主体性的诸多因素和译者进行文本选择、理解表达、语言风格传递和叛逆等翻译过程的主客观体现。孙瑜(2014)和高晓丽(2014)以阐释学为基点,分别对比了杨和莱尔在翻译《呐喊》时和蓝在翻译鲁迅作品时主体性在“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中的具体体现。杨柳(2014)基于后殖民翻译理论,以杨宪益与蓝诗玲对《鲁迅小说选》中文化信息的处理为例,探讨了混杂文化身份对翻译过程的影响及其在译文中的体现。王琳(2016)在追溯王际真英译中国现代小说的贡献时提及了其对鲁迅作品的译介,指出王译介时的文本选择和策略处理受译者对作者评价、对原文鉴赏力与母体、文体和语言规范的共同影响,并将该影响归结于其双重身份,即心系中国社会现实、期待国人觉醒的华裔学者和试图在美国文化背景中传播中国社会现实的译者。
现存鲁迅英译者研究多关注其文化身份,考察点已从译中的翻译策略拓展译前的文本选择,但缺乏对译者社会、性别及文化等多元身份对作品译介全过程的影响考察,且在考察文本时对副文本及文外符号(如标点)的关注不足,在观察译者身份效应时对译介背景未作充分考量。
因此,本研究综合文本分析、文献搜集、语料库定量研究和过程追踪法,以《药》的5个英译为例,考察译者多重身份在特定时代背景和翻译语境下对作品译介的影响。通过考察译者的社会身份、个体特性与其译者主身份在翻译中的互动,本文旨在从微、宏观层面揭示译者社会性与个体性对翻译过程及产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