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对出版品牌信任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品牌经验、品牌熟悉度、品牌与读者互动程度等多种因素都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常常会存在一些问题,使读者与出版品牌间无法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并导致企业营销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要准确捕捉出版品牌管理中的读者信任缺失成因,对症下药,就得从读者信任的建立机制入手。关于个人和组织间如何建立信任,祖克尔(Zucker)于1986年提出的三种信任建立方式,得到了广泛认可:基于过程的信任(process- based trust),即信任的形成取决于过去重复交易的经验,强调互惠关系的建立;基于特征的信任(characteristic- based),即组织的某些特征让顾客产生了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进而建立信任关系;基于制度的信任(institutional- based trust),即信任的形成建构在正式的制度上,强调对交易双方的适用性。包括社会制度和中间机制。
1 基于过程的信任缺失——互动有效性不足,读者参与感弱
从出版营销观念的演化历史来看,过去的出版遵从“内容为王”的理念,认为最好的营销方式是依靠优质内容的口碑发酵和大作者的明星效应,其品牌运营的重心也更偏向于作者而非读者。这是因为在传统的出版环节中,读者的意愿与需求主要体现在选题策划与营销发行环节,而出版人则更为重视内容生产和编辑校对环节。这是由出版物的文化属性决定的,但也导致了出版机构与读者互动的延时性与无信号性。具体而言,出版机构虽然会根据读者需求选择出版内容,并根据市场反响调整下次出版相关情况,但这个过程往往持续时间不短,且没有明显信号告知读者。最终,部分出版人形成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错觉,从而忽视了建立读者与出版企业间互动关系的重要作用;读者的参与感也被极大地削弱,无法实时确认自己的反馈是否被接收,自己的意愿是否被尊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双微营销、社群营销、网络直播营销、短视频营销等多种新媒体营销方式不断涌现,受此影响,许多出版企业纷纷打造自身的新媒体宣传矩阵。如中信出版集团便形成了“中信书院”APP和服务号为核心,以中信童书、中信大方、中信楷岚等30多个微信公众号为补充的自媒体矩阵。然而,这些新媒体矩阵起到的宣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许多账号都是形同虚设。究其原因,许多出版人只看到了新宣传方式的好处,却忽略了成功的关键在于与读者的良好互动以及读者的实时参与,而这离不开专业有效的运营动作。以微信公众号为例,许多出版企业的官方公众号或是推送频率低,无法做到定时更新;或是推送的内容简单呆板,只包括基本的新书书讯、摘要及作者的文字介绍等,所提供的信息并不具有吸引力。也就是说,实质性的互动渠道并没能建立起来,读者的参与感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2. 基于特征的信任缺失——品牌定位模糊,产品同质化严重
传统环境中的出版品牌定位一目了然,如教育出版社只出版教材教辅,人民出版社专营严肃文学等。且传统出版品牌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目标读者与出版品牌共享同一文化背景,熟悉感宛如天成,因而当时建立读者信任并不困难。但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技术手段的革新、产品类型的多元,出版品牌的价值主张和个性特征变得模糊不清。具体表现为,品牌定位不够细分,许多出版机构大而化之地以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专业出版作为品牌定位,旗下出版物往往涵盖了多学科多领域,导致大众对品牌形象不够明晰;品牌运营侧重点失误,部分出版机构的运营重点放在了畅销书、系列书或者明星作者身上,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理想国”系列,大众只知“理想国”而不知背后的出版机构,结果在新品牌“新民说”上线时,又要耗费心力将读者对旧品牌的信任关联至新品牌。在这种情况下,品牌形象难免与读者原有认知发生冲突,读者对品牌的熟悉感与信任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