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层面多次提及“新基建”。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定义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2019年7月2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贸易战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等会议中多次强调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
理论界不断丰富“新基建”的内涵。自中央层面提出“新基建”概念后,社会各界对于“新基建”的理解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七大领域说、三个方面说、新技术驱动说和新要素说”四个主流学说。七大领域说认为“新基建”主要包括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大数据中心;三个方面说认为“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这三个方面;新技术驱动说认为“新基建”与工业革命引发的创新紧密联系,实际上是新科技、新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下的基础设施建设;新要素说认为“新基建”的概念和内涵是在基础设施的概念和内涵基础上添加新的要素所发展起来的,突出强调“新基建”的补短板功能及其新治理、新制度等特征。
实务界对“新基建”的投资规模不断增加。当前我国“新基建”投资规模约为1万亿元,大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8%,预计未来5年,“新基建”投资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5G网络部署提速,相关行业的固定资产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计算机、通信等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增长16.8%,高于同期制造业3.1%;在人工智能领域,京津冀、江浙沪、粤港澳三大区域占据了全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的83%,融资次数的88%,总融资金额的95%,已成为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引擎;在物联网领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院预计,2020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超2万亿元,延续过去几年年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