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进程,非遗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都面临重大难题,出现了形似神失、人亡技绝、后继无人的现象,仅仅依靠民间的自然传承,非遗保护随着时间流逝只会越来越脆弱。高等学校集合了知识传授、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与资源优势,理应承担起非遗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责任。《非遗法》要求“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近年来,国家下大力度将非遗事业与青年学生结合,积极开展进校园活动,坚持抓基地、抓培训、抓活动,在传承弘扬非遗文化的同时,助力高校思政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非遗教育的学科化建设
随着国家对非遗保护和研究的日益重视,一大批学者加入到非遗保护和研究中来,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化,即依据传统学科体系的视域分层、对象分化和条件分用的规律和原则,以非遗形态类型为学科骨架和形象,以代际传承的精神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建立独立、完善的非遗学科体系。其学科的客观性、独立性、系统性逐步完善,其学科的专业定位、对象定位、理论方法定位、教师素质、行为规则逐步明确,更多的高校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自主设置学科、专业、课程,培养各级专门人才和研究人才。
(二)非遗传承人培训计划
2015年文化部(现为文化和旅游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通知》,委托对口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技术培训学校、研究机构通过研修、研习、培训、展示等方式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的教育培训,以提升非遗传承人的文化理论能力、艺术审美能力、创新开发能力和产品营销能力,在保留其核心价值的基础上,提高传统工艺的技艺水平和大众迎合度,促进非遗产品走进现代生活、走入大众视野、走出创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