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认语言学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多重互动。事实上,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多形式的动态互动过程。它既可以是教学核心四元素学生、教师、大纲和已有知识的互动,又可以是“教学内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的顺序互动(,也可以是主客、主主、人语、客语和话语的多重互动,还可以是音、图、信息、文本和检查的五位一体互动。以体认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互动为手段设计教学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听说教学材料提供的新知识与旧知识形成交叉互动。利用教材的两个部分Listen to understand和Listen to communicate,通过聆听新闻报道和人物对话,让学生了解国外大学的基本教学、学习、生活模式,倾听他们在等待上学时的那份焦急与无奈,了解他们在课堂上的那种自由与洒脱,分享他们在讨论中的那种自信与批判。学生就像海绵,通过敏锐的感官(尤其是耳朵)不断地吸取关于西方大学新环境中的新知识、新文化和新模式,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了解到了国外不一样的录取模式、教学方法和大学生活。这些知识与学生已有的大学知识进行碰撞和融合,奏响悦耳的互动曲。
听说材料新知识之间的互动也深化了学生的理解。正如材料中所叙述,大学生在世界范围开始流动:中国留学生选择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顶尖大学(如斯坦福、哈佛、牛津、剑桥等)求学;非洲留学生进入中国名牌大学学习技能和技术。命运共同体加速了国际学生的交换和流动。学习不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学习也在不断地全球化。这一趋势也会激励大学生勇往直前,努力钻研,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和路子。
一个个听力任务使学生们意识到课文的重心不是一次次具体的、生动的旅程,而是鲜活的、多彩的、新颖的大学生活。人们时常用具体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可嗅可闻的、形象性强的事体或词语做喻体或始源域,来表示“抽象的、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另一事体或概念,充分体现了思维和语言的体认性。因而可以说,大学生活就是一次新旅行。从一个城市到了另一个城市,从中学进入了大学,时空位移,旅程徐徐展开,多样而又丰富,大学生作为直接参与者可以体验不同的大学生活。这儿突显了一个“新”字,即入新环境,见新老师,会新朋友,用新方法,学新知识和新本领,一切从“新”开始,焕发新的生命。大学生活是一次旅程,小学中学生活是过去不同的旅程,职场工作是未来规划中的旅程。由此可以得出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人生就是旅程。参与者不一样,旅程不相同,体认各异,则人生百态,各有千秋。旅程是一个熟知的、活跃的始源域,还可以隐喻爱情、婚姻、思想、工作、事业和学习等,即LOVE IS A JOURNEY, MARRIAGE IS A JOURNEY, THINKING IS A JOURNEY, WORK IS A JOURNEY, CAREER IS A JOURNEY, LEARNING IS A JOURNEY。隐喻无处不在,我们说话、思维都离不开隐喻。师生互动深化了教学内容,也让学生掌握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隐喻化的语言,使学生的语言知识结构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