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以“学习者中心”为出发点的建议
 
更新日期:2025-01-04   来源:   浏览次数:10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学习者中心是指教师主动积极地理解、实施和创造课程,教学以激发、引导学生独立能动地学习为最高追求,学生能动地进行知识建构,获得学习的亲身体验和

 
 学习者中心是指教师主动积极地理解、实施和创造课程,教学以激发、引导学生独立能动地学习为最高追求,学生能动地进行知识建构,获得学习的亲身体验和真实感受。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是相对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学,提倡教学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学的情况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此,信息技术教学的变革应以“学习者中心”为视角,从学科、学生和教师的三方面展开。
(一)“它”——就学科而言,要树立信息意识
学科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要是适合学生的。在方法上,信息技术教学要充分地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设施和软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意识,拓宽他们的视野。教师要利用互联网条件打造“技术创新课堂”,提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的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在内容上,教学内容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要联系学科知识、社会生活需要、学习者的经验。教师注重教学内容的横纵联系,横向方面,要综合各门学科的内容特点与进度;纵向方面,要由浅入深,逐步提升。在评价上,既要突出学生对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要注重对技能操作的掌握;既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性,也要关注创新性;要关注学生对学科内涵和精神的评价,关注学生对信息技术与生产生活之间关系的认识。
(二)“他”——就学生而言,要尊重个体差异
信息技术的学习者是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对计算机、互联网都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把握他们的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对信息技术教学是事半功倍的。首先,学生是教学实施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组织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并相互间交流合作,使其充分体验获知的过程,感受学习的快乐;对于教学评价过程,也要改变以往由教师独立承担的方式,要求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评价中来,使对教学的评价更为直观,有利于学生完成自我的学习定位,及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并及时改进学习方法。
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教学载体是计算机,而在当前社会阶段,绝大部分高中学生都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习惯于使用计算机进行娱乐或者学习。而在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受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影响,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如前文所述,信息技术教师应用的是以自身为主的教学方法,而目前阶段的学生们已然适应各学科教师应用的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实践学习等教与学的方法,两相对比之下,纵使学生本身对信息技术学科有较强的兴趣,在实际课堂学习中也难以表现出足够的积极性。其次,教师教学的内容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动力。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相对具有一定专业性,如数据与算法,这些内容会改变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看法。
(三)“她”——对教师而言,要注重专业发展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总目标指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需要高校储备资源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在职教师的在职教育,需要全体教师更加关注专业自主发展。面对教育现代化发展,教师要敢于提出新理论、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源于实践探索和经验的总结,教师要扎根教育教学本身,从实践中生出新想法,用实践验证假设。敢于创新才能发现新路径。其次,教师要有自信心。教师要有学科专业的自信,教师的自信心不仅有助于自我克服成长困难,也能够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成为自信的、积极的、乐观的追随者。再次,教师要善于反思。根据波斯纳理论“实践+反思=成长”可知,教师要反思和审视学生的行为和反馈、自我教学和管理、他人的教学和管理工作,通过反思和实践,将教学内容内化为自我的信念、观念和知识体系。最后,随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智慧教学工具,教师要关注先进技术和热点,与时俱进。只有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成熟了,教育理念提高了,信息化教育才有了正确的向导。因此,要根据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实际能力,提供适合的信息化教育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不仅要培养他们掌握信息化教育技术的能力,更要培养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他们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现代化转变。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以“学习者中心”为出发点的建议

下一篇: 以“学习者中心”为出发点的建议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