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性推广模式
以江苏省为例,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及201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江苏0-14岁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从12.84%上升至13.78%。随着未成年人口比重上升以及国家对儿童成长教育、全民阅读参与度的提升,以公共图书馆为主阵地的阅读推广活动受到全社会关注。然而,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及服务中一方面长期存在推广方式单一、且组织松散,不成体系等问题;另一方面照搬国外阅读推广经验缺二忽视本国国情及地域文化特征,导致推广项目缺乏本土特色,呈现同质化趋势,最根本的原因是未能形成有力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性阅读推广网络。
从古至今江苏都是移民流入大省。中原文明三次“衣冠南渡”、历代运河变迁及黄淮水患、明清“以淮制吴”政策等历史遗因的综合影响下,省会南京和南通、盐城、扬州自古就是移民城市;近年来江苏省外来“城市移民”比例日益增长,主要包括约257万安徽人、101万河南人、65万四川人、41万山东人和40万湖北人,均以苏南、苏中为主要流入地。由于人口密度高、工作压力大、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皖、豫、川等省份净流出人口数量增加,而苏州跃升为中国第二大移民城市。新移民群体以多样的文化渊源、生活方式和心理取向,汇聚成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移民文化,移民原乡文化和移居地本土文化有机交融。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大了新移民迫切社会融入的诉求,也暴露出诸多社会问题,表现在“他乡”与“我乡”的文化认同困境,外来人员务工就业难题,新市民与原住民消费能力及消费水平的差距,新市民的文化素养与信息鸿沟不均衡等方面。
因此,在未来的儿童阅读推广服务中,应结合当地人口结构特点、地域文化特质和发展现状,针对该地区儿童发展特点及阅读需求,提供特色化、常规化的交流共享空间,建立科学性、系统性、区域性的家庭共享阅读服务模式。
2 精准的儿童分级阅读服务,落实推广服务
近年来,我国儿童分级阅读服务在选书标准、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方面较之以往有了跨越式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亟待改善。
(1)精准细分阅读推广对象与产品
一方面,我国童书消费市场潜力巨大。2019年全国出版初中及以下儿童读物出版种数4.4万种共计9.5亿册,全国3196个公共图书馆中共有少儿文献1.3亿册,比上年增长14.5%,其中江苏省儿童读物出版种数2270种共计3531万册。市场上儿童读物种类多、品质良莠不齐,家长无从选择真正适合孩子的图书。另一方面,读屏时代背景下广义的儿童读物除了传统的纸质图书,还包括音视频资源、移动端APP、智能小游戏等,图书馆排行榜被选择的频率远低于各大网络书城、读书类公众号、微博、知乎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书目推荐排行榜,图书馆在指导儿童阅读方面作用有限。另一方面,国内目前阅读推广“大礼包”仍以年龄为划分标准,存在“一刀切”、“填鸭式”的推广弊端,家长对于儿童分级阅读标准知晓度偏低,但“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与理念并未改变。针对不同年龄段幼童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阅读包里的书目、图书和工具也应有所细分;此外,同一年龄段的孩子,读写能力、认知与表达能力、执行与记忆能力也都有较大差异,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幼儿在阅读能力方面也显示出较明显的差异。因此,分级阅读包需要从儿童的阅读兴趣、心理特点和智力发育等方面综合考量,标准应具有多样性、综合性,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苏州生活广播FM96.5与苏州图书馆合作推出的《好书推荐》栏目,突破传统纸媒的限制,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移动端实时跳转至图书馆借阅界面,予小读者及家长阅读相关读物提供便捷的服务,从而形成有效的动态互文体验。2020年11月召开了“3—8岁儿童分级阅读指导”行业标准工作组稿审查会,这将成为国内首个儿童分级阅读行业标准,家庭共享阅读推广应坚持以儿童本位,服务大多数,也要考虑到群体性的差异。图书馆作为家庭共享阅读推广的主阵地和“摆渡人”,应全面深入研究“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传播、家庭共享阅读推广的创新理论与实践方法,通过大数据来验证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