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CCT),是一种社会保障策略,通过向贫困群体提供带有限制条件的现金补贴,激励贫困家庭或个人利用基础社会保障服务,如有利于人力资本水平提升的健康服务和教育服务等。CCT作为政府的转移支付的一种,既具备了政府转移支付的福利性、无偿性和均衡性,也具备了专项转移支付的激励性和条件性——受益人必须遵循项目条件并将获得的现金应用于有益于个人的社会服务中。CCT的特点使其成为了一种广泛使用的多维减贫方法,被世界各地广泛采纳运用。在各国的实际运用中,CCT带来了许多积极成果: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提高;预防医疗服务使用率提高;童工减少;入学率提高、辍学率下降;受益人群的经济自主性提高等。
1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模式的理念
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的理念是从实证中总结而来。证据表明,低水平的营养、卫生服务和素质教育的缺失与贫困的代际传递息息相关,因此健康状况的改善和教育水平的提升可直接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并间接消除贫困。选择正确的激励方式使需方意识到其需求并主动获取相应服务至关重要。在众多激励方式中,财政激励在中等收入国家对于促进预防保健服务的利用起到显著效果,因此,财政激励在卫生服务领域的运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提倡。CCT是一种典型的需方财政激励模式,这一制度包含的设计理念,是通过现金收入激励,保障弱势群体获得必要的教育和卫生健康服务。
2目标群体
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项目以贫困家庭为目标群体,通过将现金直接转移到受益家庭或受益人及其监护人(通常为女性监护人)的账户,激励目标人群在妇幼保健及儿童营养保健方面的投入,从而改善贫困家庭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保障。CCT项目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让贫困家庭的妇女儿童享受到最基本的健康和教育服务,这类项目大多由政府的社会福利部门或其他独立部门负责操作,可能会和非营利组织合作进行,有时也会委托给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实施。
3优势
精准性。CCT项目往往会通过多维的方式识别贫困社区和贫困家庭,其优势在于可通过多层筛选准确覆盖符合项目设定的弱势群体,大大提高了对帮扶人群的精准度,起到了精准扶贫的效果。
灵活性。CCT项目可以根据所在国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实施。这一特点赋予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项目形式的多样性,既可以是覆盖面广的大项目,也可以是小范围的试点项目;既可以是采用综合减贫方式的项目,也可以是针对某一具体领域的项目。